产后腰痛太受罪,专家教你几个动作轻松缓解!(视频图文教程)

作者:新生儿护理 08-01阅读:3549次

新生儿护理

做女人不容易,做一个刚生过娃的女人更不容易,除了带娃、喂奶、挤奶……,更要忍受产后常出现的各种不舒适,产后腰痛就是一种折磨了很多产后妈妈的疾病。

哪些因素导致产后腰痛?产后腰痛如何破?

看现在认为产后腰痛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怀孕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很大变化,为了分娩时能使胎儿顺利娩出,连接骨盆的韧带也变得松弛。加之一天天增大的子宫使孕妇的腰部支撑力逐渐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进而引起腰痛。

2.分娩后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不会很快恢复到孕前状态,骨盆韧带在一段时间内尚还处于松弛状态,腹部肌肉也变得较软弱无力,子宫未能很快完全复位,引起腰痛。

3.产妇第二产程,在特殊的体位、拼命用力数小时,将胎儿娩出,给腰部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加之妈妈在产后需要经常弯腰照料宝贝,如洗澡换尿布、经常从摇篮里抱起宝贝等,或恶露排出不畅引起盆腔血液淤积都易诱发腰部疼痛。

4.很多产妇产后较少活动,总是躺或坐在床上休养;加之体重增加,腹部赘肉增多,增大了腰部肌肉的负荷,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腰痛。

5.产后不注意休息使身体过度疲劳,或经常久站、久蹲、久坐或束腰过紧等,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

6.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贝喂奶,使腰部肌肉总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腰部肌肉受到损伤。

7.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如果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沿阴道向下移位,引起腰痛。此外,孕产妇非常容易缺钙、起居不慎,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怀孕期间的生理变化、体位变化,生小孩过程中的体位,产褥期有关问题均可引起腰痛。

这些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全身麻醉剖宫产的产妇,产后也会出现腰痛。在没有分娩镇痛生小孩的长辈、同事、朋友中了解一下,也会知道产后腰痛是一个非常多见的毛病。

针对引起腰疼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

产前合理饮食,避免过于肥胖而增大腰部负担,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

产后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卧床姿势,避免久蹲或久站,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以免导致子宫后位或子宫脱垂引起腰痛。产后睡不好?怎么办,请戳当妈后,没有缺觉只有更缺觉,我举双手赞同!

产前产后注意体位:产后保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卧床姿势,避免经常弯腰、久站,避免过于用力,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以免导致子宫后位或子宫脱垂引起腰痛。

孕期适当补钙:多喝牛奶、多吃芝麻等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在防止腰痛的同时,也为胎儿婴儿提供足够的钙。

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只要是让腰部感觉轻松、舒适的姿势都可以。以坐在低凳上为好,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这样还可承受重量。详情可点击:分步图解喂奶姿势,学会了或许能让你少受点罪!

常做伸展腰部、下蹲等动作锻炼腰部肌肉,每天定时做提肛收腹动作锻炼盆底肌肉,还可以做背部理疗或按摩,放松肌肉.

如果出现腰痛,适当腰部按摩、不能缓解,应及时前去医院就诊。

预防腰痛要从新妈咪平日里的行、动、坐、卧的小细节开始注意哦!新妈咪保护腰部可是一场持久战,不良的站姿、坐姿、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加重新妈咪的腰部负担。所以新妈咪一定要改正坏习惯!

分享:产后腰痛实用康复动作

省下流量,我们看文字内容:

1、呼吸训练

舌头顶住上颌,后背压住下方手,提肛夹臀,鼻子吸气时腹部360°隆起,慢慢吸气将腹部撑起至最大保持3秒,再撅嘴巴将气体吹出,收紧腹部将全部气体呼出,最后腹肌收紧保持6秒再吸气,循环做两次,每次20次呼吸。

呼吸应深而缓慢

2.桥式运动(双桥和单桥)

平躺,手自然放松,膝关节屈曲90°,双脚翘起脚背足跟支撑,收紧臀部抬起腰部,保持3秒后缓慢放下。单桥准备动作同上,以单腿支撑。每次做两组,一组10个,一天两次次。

双桥

单桥

3.蚌壳运动

侧卧位,屈髋屈膝90°,以足跟为支点,将膝盖打开至最大后缓慢回来,上方手放于腰部感受,控制腰部不能向后方动。每次两组,一组10个,一天两次。

蚌壳动作

4.猫式运动

采用双手以及双膝跪位,起始位:头、背部、臀部应该保持一条直线,吸气时低头,拱背到最大角度,呼气时抬头塌腰翘臀至最大角度,直至动作有轻度牵扯感。每次两组,一组10个,一天两次。

猫式运动

5.四点支撑抬手或抬脚

采用双手以及双膝跪位,起始位:收下颌,头、背部、臀部应该保持一条直线,吸气后保持背部不动,轻轻将一只膝盖抬离床面,三点支撑后,膝盖上下左右各方向活动,3秒后再回到起始位。抬手练习同上,三点支撑后抬起一侧手。双侧手脚可以交替重复练习。

雨妈来唠叨

产后腰痛,多是孕期腰痛的延续。产妇在产后就应该注意多休息,注意背部的保暖,如果护理得当,产后腰酸背疼在产后的3个月是可以自愈的。如果情况没有得以改善,那么就应该到正规医院做一个检测,确诊后再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