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南昌的张女士和其丈夫遇到一件非常痛心的事儿,他俩好不容易怀上的二胎不能要了。
张女士今年31岁,头胎是8年前生的,上个月发现怀上了二胎,一家人高兴不已。在南昌市新建区人名医院就诊时,妇科主治医生熊医生看了检查结果称“挺好的”,在询问征得张女士同意后,还开了保胎的孕酮片。
张女士当天回家后遵医嘱吃了熊医生开的药,没想到当晚就感到肚子疼痛,第二天见了红。一家人不敢怠慢,赶紧带着药将张女士送到另一家医院检查。这一查让张女士一家吓了一跳,她吃的不是保胎药,而是打胎药。张女士服用的药物名为复方米非司酮片,与另外一种药物合用,可用于终止49天内的早期妊娠。
孩子还能不能要?张女士一家咨询优生优育的专家医生,医生说:“你吃了打胎药,又去保胎?”这个孩子留下来的话出现风险的概率非常大,基本可以说不能要。
张女士明明是去保胎的,为什么医生却开了打胎药呢?当事熊医生事后表示“笔误”。在与医院沟通一周后,医院表示愿意补偿1万元,负责人称医院错了就要承担责任,当事医生也要受到处罚。
张女士一家对医院提出的赔偿表示难以接受,好不容易怀上了二胎,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怀上。在经过多次协商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赔偿协议。
网友们都对医生这种不严谨的态度表达了愤慨,也对孕妈妈的粗心感到痛心,虽然开错药的医生罪该万死,但准妈妈自己也要多留心。
医生救死扶伤,是一份崇高的职业,但医生也是常人,难免会出错,虽然这次事故的最大责任方是医院,但孕妈们也需要多留一个心眼,吃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对不适反应及时反馈,毕竟准妈妈身上还背负这另一个小生命的责任,谨慎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1.对于非常规的检查,多问问医生检查的目的,拿到检查单时,看看上面的描述是否清晰明了,去检查时,告诉检查的医生自己怀孕的月份。有了多重把关之后,出现错误的概率会减少很多。
2.在医院取药时,询问对方该药孕妇能不能吃,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多说几句话无妨。
3.吃药前,看看药物是否在保质期内,查看药物的成分与作用,对于出现明显不适宜的,要及时与医生确认。尽量不要使用说明书中有“孕产妇慎用”或“孕产妇禁用”字样的药物。
是药三分毒,一般情况下,孕妇如果没有特殊征兆,妊娠早期避免用药。张女士因为医生的“笔误”、自己的大意,错失了宝宝,因为这失误使一条尚未来到人间的生命消逝,令人痛心啊!医生这个职业崇高是因为它与生命联结,身为医者必须严谨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如此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才对得起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