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天生具备学习能力吗?

作者:小伯格 08-21阅读:5084次

宝宝从出生第一天起就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并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法国学者曾经对一些宝宝进行过法语和俄语的选择试验,结果发现他们对法语发音反应更为强烈。这说明了这个小生命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学习能力。

瞧,深居在母亲子宫内的小生命伸出小脚来探测他的胎盘,“这是个什么东西?”经过几个回合的研究,他终于放心了,确认这是一个柔软、安全的物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胎儿的手碰到了漂浮在旁边的脐带,“这又是什么东西?”很快,脐带就成了胎儿的玩具,一有机会便抓过来玩弄几下;对于包围他的羊水,小生命更是潜心研究,不时地吞咽几口品尝一下;母亲子宫的血流声、肠道的蠕动声以及心跳的搏动声,对于胎儿来说无异于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统统被收入大脑,储存进记忆系统,以至出生后依然念念不忘;对于外界传入的音乐声,胎儿也颇感兴趣,他转动头部,让耳朵贴近外部世界认真倾听。久而久之,每当这种声音传来,胎儿便会产生一连串的动作反应。

胎儿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他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如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学习呼吸……当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学家”,通过母亲传递过来的一切信息揣摩着母亲的心绪,学习心理感应。鉴于胎儿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母亲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后半期应强化与胎儿的交流,及时施行胎教,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使胎儿接受有益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

在胎儿出生后,研究人员再扫描测试了所有婴儿的大脑活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的婴儿相比,出生前受过声音训练的婴儿,他们的大脑能对这些特定的词语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应,并能辨别词语中的不同变化。同时,怀孕时录音听得越频繁,对此反应就越强烈。

“胎儿的大脑并不是白板一块,在出生以前,他们已经学会辨别家人的声音。”MinnaHuotilainen教授说道,该研究显示,婴儿大脑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开始适应声音了。因此,父母应该意识到,胎儿也是能感觉到外面的世界的。建议准爸爸准妈妈多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或者仅仅和别人对话也可以。

6个月大的胎儿所具有的听力

孕妇妊娠后期,胎儿会对较大的声音做出反应,有时甚至会踢母亲的肚子。以前,人们认为胎儿无法自己感受声音,当母亲听到较大的声音后,会分泌一种叫做肾上腺素的兴奋物质,这种物质通过血液、胎盘传递给胎儿,从而使胎儿对较大的声音做出反应。

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否定了上述说法,他们认为胎儿自身就可以对声音做出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胎儿耳朵的构造(从外耳到内耳),大约在妊娠6个月时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全,此时已经可以感受到声音。8个月大的胎儿,就可以对音调以及音量的变化做出反应。

心跳声对胎儿来说就是噪音

曾经有一段时期,非常流行给刚出生的婴儿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但是,像心跳这种连续不断的、有节奏的声音,对于胎儿来说,已经听得够多了,实际上就像噪音一样,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除了心脏跳动的声音之外,肚子中的胎儿经常听到的声音还有母亲的说话声。母亲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从气管传导到肺部,再由肌肉、骨骼等传导到子宫。但是,胎儿通过羊水所听到的声音,与在体外所听到的声音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胎儿出生前与出生后所听到的母亲的说话声音,从“音质”上讲是不同的。

尽管如此,婴儿在出生几个小时之后,便可以分辨出自己母亲的声音。因为,虽然“音质”不同,但宝宝对母亲的说话方式、特征已经了如指掌了。

对于胎儿来说,母亲说话的声音像歌声

2003年,加拿大皇后大学的凯斯莱富斯基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到30名怀孕8个月的孕妇,然后让这些孕妇每天大声朗读同一篇童话,并坚持5~6周时间。等这些孕妇生产后,在产后的第三天,再让母亲和其他女性为宝宝朗读同一篇童话,结果宝宝显然对自己母亲的声音更感兴趣。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曾反复听母亲朗读那篇童话,胎儿已经记住了母亲声音的特征。

有趣的是,在妊娠过程中曾反复给胎儿朗读童话的母亲,当宝宝出生后,母亲用哼唱的方式唱出那篇童话时,竟然也引起了宝宝的兴趣,其反应和听朗读童话时完全一样。胎儿认为母亲的声音是有旋律的,像唱歌一样,胎儿会记住母亲声音的高低、强弱、节拍等。

孕妇的声音在传达到胎儿之前,会经过气管、肌肉、骨骼、羊水等的层层过滤,结果胎儿只能从声音的强弱、语调的高低等轮廓性的特征来记忆母亲的声音,他们区分自己母亲的声音还是其他女性的声音时,也以这个总体特征为基础。

宝宝可以记住听过的音乐

已有证据表明,朗读或者放歌给胎儿听,胎儿能学习并且在婴儿的时候再回忆一遍。从妊娠后期到生产的这段时间内,如果胎儿听过某段乐曲,那么出生后1岁左右时,他们还会记得这首曲子。

几乎所有的宝宝并不挑剔音乐的类型和风格,他们只对胎儿时期经常听到的音乐感兴趣。如果拿同种类型的其他曲子给宝宝听,只要他们以前没听过,就不会表示出任何兴趣。宝宝在胎儿时期就已经能够理解、记忆音乐了,而且,在母体中经常听到的音乐,也是出生后他们喜欢的音乐。

主要通过父母为其讲解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和数学、动植物相关的科学知识,让胎宝宝的大脑里储存一些信息,开发他的记忆能力,扩大他的知识面。

胎儿在体内学习时,父母讲那么多复杂的内容,胎儿能理解吗?能记住吗?

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活动仅被占用了3%。为了开发另一部分蕴藏着而尚未使用的能力,可以把一切的可能性寄托在胎儿身上。胎儿在子宫内学习并不一定会成为神通,但孩子可借此接受更多的信息,从而对他的大脑和身心的发育带来很大的裨益。

曾有一个女孩,出生一周即会喊“爸爸妈妈”,称为世界上说话最早的儿童。原因在于她母亲怀她时经常外出散步,柔声细语地为她讲述日常的所见所闻,晚上临睡前每天为其阅读儿童读物。这也难免女孩满月后不仅会叫人而且会数1—10的数字。那么,父母要怎样为胎儿上课呢?

1.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绘声绘色地讲述给胎宝宝听。例如郊外散步时,讲述周边的优美风景,讲述有关的植物分类,以及种植和功效。

2.讲述生活中本来没有的幻想世界,以及讲述亲情、友情、真善美等。

3.讲述有关人类、社会的知识,如人文社科,太阳系的构造,外国人的生活状态等。

4.向胎儿讲述超出生活范围的事。如钓鱼时,钓鱼的方法,鱼的形状,鱼的呼吸方式等。

每位父母可根据自己各自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宫内学习”计划。只要有一颗胎教的心,脚踏实地的进行胎教行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