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美国纪录片《生死与轮回》
今年年初很多人被两万多字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了,作者讲述了自己岳父从感冒——肺炎——ICU——插管——人工肺——离世的过程。作者是北京的中产阶级家庭,但在突然来袭的重大疾病面前也是非常无力的,从插上人工肺的那天起岳父就承受着巨大的病痛,不能说话,只能一分钟一分钟的熬着。然而在决定上人工肺的时候,家属们没有考虑病人治疗中的痛苦,没有把这种痛苦告诉患者。
很多病人认为承受这种痛苦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家属决定的;让自己决定的话宁可死也不受这罪!每天过万元的医疗费用,已经让这位北京中产考虑着先卖老家的房子再卖北京的房子了。
面临这种情况,治还是不治,患者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你的亲人得了癌症或绝症,你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倾家荡产的去医治,还是顺其自然的度过最后的时日,放弃治疗呢?
得了重大疾病如果选择治疗一方面是需要不停吃药、手术、化疗等医疗救助措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着病痛和治疗的疼痛;另一方面是巨额的治疗费用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划分财务自由的层次有很多种说法,看病自由都是排在很靠后的位置。
你属于财务自由的哪一层呢?
第一层:菜场自由,在菜市场想买哪种菜都不用问价格;
第二层:饭店自由,想去哪个饭店吃饭都可以,无需考虑价格;
第三层:旅游自由,不管想去全世界哪里旅游,想去就去,不顾及价格;
第四层:汽车自由,想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
第五层:学校自由,按照意愿选择学校,不看学费高低或其他成本;
第六层:工作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一个工作,不在乎工作是否赚钱;
第七层: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不计较医疗费用的高低;
第八层:房子自由,想买房子的时候完全凭心意,不计较房价高低;
第九层:国籍自由,自己愿意想选哪个国籍就选择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有不少新闻报导过因病致贫的例子,重大疾病的治疗需要长期住院、使用高昂的药品和仪器、有些不能自理的患者还需要请护工照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曾住着一位慢阻肺患者,69岁的老吴。“一年多前,老吴因病情加重住进了ICU,必须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半年前,他自己做出决定:放弃治疗,儿子揪心、纠结。这周一,尊重父亲意愿,儿子把父亲接回杭州彭埠家中。当晚,老吴安详离世。”
在《奇葩说》,也讨论过这么一个沉重的话题:该不该鼓励绝症病人撑下去?
工作7年的护士说,住在ICU里的患者,大部分还是很想活下去的,主动提出放弃治疗,老吴是她遇见过的第一个。“如果是亲人,我不忍心说不治,也舍不得。至少继续治下去,家就还在。”
另一位医生说,放弃治疗,老吴和儿子都是强者,需要很大勇气。“如果是我亲人,会同意的,生命的质量比长短更加重要。”即便经常面对生死,医护的选择也不一样。而能否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至今在全球都充满争议。
在我国,大家都很忌讳谈论死亡,死亡教育也是远未普及。
“在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中发现,逾七成面对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82%的人于亲人去世后常感孤独寂寞,三分一的人更透露曾有自杀念头”。客观的认知和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让患者能够选择更有尊严的离去,留在世上的人也不必内疚和自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当孩子问什么是“死亡”时,家长们总是避而不谈,学校也没有开展关于死亡或生命教育的课程。其实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更坦然的去面对生老病死。
接受医治,还是放弃治疗都没有对错之分。是否继续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家庭的经济情况以及疾病的治愈率,所以选择努力医治,还是放弃治疗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决定。
在生命的尽头你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需要答疑解惑,欢迎关注公众号:医来er趣。
读完此文,看看您目前属于财务自由的第几个层次,欢迎留言和讨论哦。
作者:六月,宝妈,医务工作者 医来er趣育儿达人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欢迎来医来er趣公众号与医生交流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医来er趣,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专业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