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生病像打仗,医院挂号如春运」,有娃的爸妈一定理解其中的心酸和无奈。
虽说现在都有预约系统,但如果你「没算」准孩子哪天生病,那么,就只能去医院排队队队队队......了。
然后接下来,就是这样的......
等待了2个多小时,终于被医生叫到号,可是进去后发现是这样人满为患的诊室。
终于排到了自己,还没讲几句,医生就叫下一个病人了......
而这几句话,就是这“排队2小时,对话5分钟”的重中之重,是医生做出诊断、治疗的依据。
但通常,很多父母在和医生沟通时特别着急又说不到重点,这其实很浪费时间。
“孩子怎么了?”
“有点流鼻涕、咳嗽,还有点......”
“有没有发烧?”
“好像有一点。”
“多少度?”
“呃......我也不是很清楚呢,没量。”
“孩子这样多久了?”
“从昨天开始的,嗯......不对,他奶奶说,好像有两三天了。”
“孩子的大小便状况怎么样?”
“这个我也没注意,都是他奶奶给她换的。要不我打电话问一下?”
......
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场景很常见。话虽这样说,可初为人父母的我们,谁没有过这种手忙脚乱的时候?
当了妈妈之后,很多女人都很玻璃心,遇到孩子生病或者有些不一样的症状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然后立马就医,到了医院又发现医生想了解孩子的症状,自己却都回答不上来。
宝宝太小,又不会用语言表达,回答的不准确或者什么都不知道,就会拉长医生对孩子病因的确诊,耽误孩子的治疗。
如何跟医生说清楚这5分钟?
让医生快速了解孩子症状?
///
这就需要宝爸宝妈在家里做好功课,当发现孩子哪里不对劲的时候,就要及时记录孩子的情况,就医的时候准确的提供给医生,帮助医生快速确认孩子的情况,及时治疗,让孩子少受罪。
为此,我们邀请到了妈咪知道儿科诊所的秦艳医生,她既是在公立医院有7年儿科临床经验的医生,又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这次,她会结合医生和妈妈两个角度,为大家讲述如何在家做好观察和记录。
疾病的观察并不只是测量温度,还包括:
1. 精神状态和反应
2. 体温变化曲线
3. 心率/脉率
4. 呼吸频率和面色
5. 大小便情况
6. 如果出皮疹,家长也要学会第一时间观察
对这些重要项目的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家长科学掌握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也能做到及时发现。同时还能为医生诊断提供充足的依据,有利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病情的观察记录看起来似乎有点专业,但对于各位学习型的爸爸妈妈来说,只要掌握了方法,做起来就会很轻松啦!
为了将这一套实用且重要的方法论教给大家,秦艳医生和妈咪知道一起精心打造了一门直播课程:《正确观察宝宝病情,儿科医生教你5招》。
关注【妈咪知道问医版】即可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