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宝宝出现这些“异常”情况,爸妈要注意了!

作者:瑷阳产后恢复中心 05-14阅读:4284次

对哭闹不安,又不会说出哪里不舒服的宝宝,新手父母往往会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处理。

针对宝宝常见的表现,我们需要帮助父母辨别:哪些是正常的?哪些需要及时就诊?

一,新生宝宝的伪异常现象,大家都清楚了吗?

1,消化系统:经常打嗝,一般是因为消化系统受刺激而引起的,随着消化系统发育完善,会自然消失;肚子老是咕咕响宝宝的肠鸣声,是由于宝宝腹壁薄,肠蠕动快产生的。

2,呼吸系统:打喷嚏、流鼻涕,新生的宝宝鼻腔内血运丰富、鼻腔狭小,外界很微小的刺激就会令宝宝打喷嚏。

3,神经系统:下巴不时抖动,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泛化造成的;睡着了还在使劲儿身子一直绷得紧紧的,转来转去,睡得很不安稳,其实是他在伸懒腰。

4,头发和皮肤:头发细黄,并容易掉落,是头发处于休止期,未接触空气所致;脸上、身上长了很多柔毛,具有缺少色素,生长力有限的特点,一般一两个月后自然脱落;有皮屑掉落,是生后受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刺激,角化层发育还不完善;鼻尖或小脸上长满了小疹子是粟粒疹,是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的,生后2-6个月消失;轻微的刺激也会使皮肤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是新生儿红斑,一两天内消退

二,宝宝常见病有以下情况,不能等!

1,发热伴有以下情况之一:●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孩子腋温超过38.9℃、抽搐、反复发热的;●发热伴有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伴有新出现的皮疹。

2,咳嗽伴有以下情况之一:●小于4个月的婴儿咳嗽;●呼吸异常或呼吸非常快; ●有吃东西被呛到造成的咳嗽; ●咳嗽带出红色、黄色或者绿色的粘液;●伴有发烧、不愿意喝东西、不活泼。

3,便秘伴有以下情况之一:●四个月以下的宝宝有便秘;●经常出现便秘;●在大便里或者尿片、内裤上见到红色的东西;●宝宝肚子疼得厉害。

4,呕吐、拉肚子伴有以下情况之一:●呕吐物里有绿色或者棕色、红色的东西;●婴儿几个小时拒绝吃奶或者任何东西;●看起来病恹恹的、嘴巴干、哭时泪少、小便减少;●肚子很痛;●伴有高烧(高于39℃)或者低烧超过三天。

三,宝宝还小,长大就好?这4种情况不能等!

1,宝宝有蛀牙不要紧?龋齿会影响咀嚼和健康 ,导致错合畸形造成面型的改变,会影响孩子自信。应早期发现及干预。

2,宝宝过敏不要紧?婴幼儿期过敏引起的湿疹,会逐渐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应该去排查过敏原,给予积极治疗

3,宝宝睡偏头不要紧?美国儿科会建议让婴儿仰卧睡下,不建议使用任何定型枕或其他装置来固定宝宝睡姿。宝宝偏头又叫做扁头综合症,它虽不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但可出现大小脸,4个月以内是治疗的黄金期。矫正方法:体位矫正,可以通过让宝宝清醒时多趴、变换喂奶姿势和睡眠姿势,来慢慢进行矫正。

4,宝宝迟迟学不会说话,不要紧?影响宝宝说话晚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或教养环境,比如父母少言寡语、缺乏丰富的语言环境、父母引导方式不正确;一种是病理因素:比如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发音器官异常等发育问题。用「贵人语迟」来安慰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补充:

仔细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不适,扫除在育儿过程中的障碍,为宝宝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从宝宝的面色、体温、呼吸、哭声以及吃奶情况和腹部出现的异常细加观察做判断。

看面色

出生24小时皮肤发黄警惕黄疸

足月新生宝宝面色是红润的,但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约五六成的足月儿和八成左右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表现为皮肤轻微黄染,对轻微的生理性黄疸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多喂奶、多排泄。但如果宝宝皮肤黄染厉害,不仅脸上皮肤,眼睛巩膜、身上、腿上都可以见到黄染,或者是一出生24小时内就开始皮肤黄黄的,或者是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1个月黄疸仍未退,又或者是黄疸退了后又“卷土重来”,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应尽快把宝宝送到医院检查。另外,皮肤苍白、青灰、发紫,也是宝宝生病的信号,同样也需要提高警惕,送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量体温

体温37.5℃或36℃需就医

新生宝宝正常的体温是36℃~37.3℃,但由于初生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当外界温度过低时,如果没有做好及时保暖,可使宝宝发生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糖、低代谢性酸中毒或寒冷损伤;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喝水少及散热不足时,又可使体温增高而发生脱水热。所以,父母需要给初生宝宝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来说婴儿房的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4℃~28℃,湿度保持在50%~65%,当外界温度比较低时,要注意给宝宝做好保暖工作,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则应注意降温,给宝宝松开包被等。当发现新生宝宝体温37.5℃或36℃时,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辨呼吸

急促异常应及时就医

宝宝呼吸正常时,新手爸妈可看到其的胸廓和腹部有节奏地上下起伏,而且面色是红润的。但如果宝宝突然出现胸廓和腹部一动不动,继而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则要警惕宝宝是否出现了呼吸暂停;如果宝宝呼吸急促,出现鼻翼翕动,甚至还可以见到“三凹征”(即胸骨、锁骨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则应警惕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病等造成的呼吸窘迫。总之,当宝宝出现异常呼吸状态时均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排查病因。

摸腹部

腹鼓胀或脐部异常需就医

正常小宝宝的小腹通常是软的,即便有些看起来是隆起的,但摸下去仍然还是软软的。如果宝宝腹胀,甚至鼓鼓的,则需带宝宝就医。此外,对于还未掉脐的小婴儿来说,家长还需要关注宝宝的脐带情况,留心观察宝宝脐部有无血性或黄色分泌物渗出,有无肉芽或黏膜样物,脐轮周围皮肤是否会发红或肿胀等。另外,小婴儿的脐带一般于5~15天自动脱落。如果小宝宝的脐带超过3周仍未脱落,或者是脐部出现上述的一些异常情况时,最好能将宝宝抱回医院,请专业的医生帮忙检查,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听哭声

异常啼哭哄不住需提高警惕

当小宝宝饿了、大小便了或者是求安慰时,总是会以哇哇大哭来吸引家长的注意,这时的哭声非常的响亮,并有节奏感。但如果宝宝突然剧烈的哭闹,怎么哄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又可以安静下来,但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那么,宝宝可能是患上肠套叠了,家长应尽快带宝宝就医。此外,宝宝发生夜间惊哭、突发性尖叫啼哭、啼哭时声音嘶哑、呻吟低哭、哭的时候某一侧肢体不动等异常啼哭时,同样也需提高警惕,及时带宝宝就医。

吃奶情况

吐奶量大且表情痛苦快就医

一般来说,小婴儿每天的吃奶量大概是120~150ml/kg,吃奶方面家长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每天吃多少奶?吃奶的时候是否可以很有力地吸吮?吃完奶后有无出现吐奶?如果有吐奶,吐的量是多少?是否已经影响到了宝宝体重的增长,如果没有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6个月以内宝宝的少许吐奶现象考虑多是生理性的。如果宝宝的吐奶的量很大,已经影响到了生长发育,或者吐奶时呈喷射状,吐出来的内容物含有粪渣、胆汁等,吐奶时的表情很痛苦等,则需要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