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广西传染病发病有34203例
两儿童因手足口病死亡
2018年4月(2018年4月1日零点至4月30日24点),广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34203例,死亡197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白喉、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9种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7种共报告15707例,死亡194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97.38%。
同期,广西丙类传染病中黑热病、包虫病和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其余8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8496例,死亡3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48%。其中,手足口病的发病7125例,死亡2例。
炎炎夏日,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已有两名儿童因染上手足口病而死亡!手足口病这么猖狂,家长们,你们了解它吗?为什么说手足口病高发?
为更好预防手足口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需要了解详情的市民可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下载或者→点我查阅相关信息
小孩子易患上手足口病,家长们,下面这些知识可要牢记了!
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02
哪些症状要注意?
1.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部分病例无热。
2. 宝宝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3. 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和/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泡,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
4. 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疱,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
5. 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03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患儿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04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洗手!洗手!勤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孩子饭前饭后、外出回家后、便后、接触钱币、接触病人后等等…都要让孩子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者香皂洗手,但是不能随随便便用清水洗洗哦,要认真洗干净!
2.喝开水!吃熟食!
不要以为“多喝开水”是家常话,其实它还是有非常大作用的,一定要让孩子多喝开水。所谓“病从口入”,入口的东西也要多加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半生不熟或者不干净的食物,要吃熟食。
3.常通风,少拥挤!
流行季节,室内要保持良好通风,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勤消毒,多晾晒!
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衣物及床上用品定期到太阳下暴晒6小时,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
让我们通过儿歌,一起再来复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吧!
《预防手足口病》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手足口病要防治。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物不要吃。
勤洗澡来勤换衣,人多不去凑热闹。
多喝水,休息好,多锻炼,身体好。
大病小病都赶跑,快乐健康最重要。
温馨提示:
患儿居家治疗隔离期间,爸爸妈妈们要密切监护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立即送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7天,病程一般为7--10天,一般痊愈后良好,无后遗症。在此期间,宝宝需要在家休息,基本上病后一周以后传染性就逐渐降低了。
症状消失7天后,带宝宝到医院复诊并开具疾病痊愈证明,宝宝就可以上幼儿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