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出人才,侍宠出俗子"这碗鸡汤我干了

作者:互联网 05-27阅读:4814次

古人云:"人生逆境十之八九。

"雄鹰翱翔天宇,有伤折羽翼之时;

骏马奔驰大地,有失蹄断骨之险。

人生之中,风和日丽有之,阴雨绵绵亦的之。人生中挫折是难免的,每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有差异。有的人能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永远朝着成功、胜利的方向前进;有的人则遇到一点困难或打击便痛不欲生,意志消沉。

古人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大多都历经磨难。磨难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位哲人曾说:磨难是成功的良伴,逆境是人杰的摇篮。

《孟子》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以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矣",磨难是人生的一种不幸,它让我们在经历挫折和痛苦后感受到生命的严峻和残酷,然而,磨难同时也构成了人生的一种积极的价值。

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将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进入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同时,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憾,而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不断增加。

一份对十个省市两万多名的学生进行一项调查中发现:有17%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另外我们还经常看到报纸、新闻媒体的报导:某校学生因承受不了过重的学习负担而自杀身亡;某某学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楼自杀……诸如此类的事件时有耳闻。

这些事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憾,也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认识、理解。

从小让学生接受心理锻炼,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自我调节良好心理品质"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这是过去人们的观念,意思是我们再穷也不能不关心教育,不能不为孩子的受教育去创造良好的条件。

今天,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则提出"再富也得苦苦孩子!"再富有的家庭,也不能一味对孩子娇生惯养,养成"小皇帝"、"小公主"的架势。诚然,我们不能说只有吃过苦的孩子才有出息,也不是说要把我们的孩子送回过去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孩子的成长过于顺利,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无疑是极为有害的。所以,现在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和一些开明的父母提出应对孩子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或称为"磨难教育",使身处顺境的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并锻炼体魄,养成健全的人格。

前不久我曾看过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章,其中谈到:"我们为人父母的不欠孩子衣食开销,不欠孩子昂贵的学习费用,不欠孩子婚嫁支出……只欠一条,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的就要围绕这唯一的一笔'债务'而全身心投入进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适度经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挫折能激励当事者增强韧性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变迁。也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洗礼之后,当学生走向社会时,才能多一分坚强和成熟,才会有较好和心理素质来面对人生风雨。"温室的花朵是经不了风雨的,一味地强调关心和鼓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影响甚大,著名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提出:必须间孩子知道生活里和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和劳动、流汗手上长满老茧是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用期,提高耐挫力。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邦,逸豫足以亡身",挫折和磨难之于人生,实在是千金难买的财富。纵观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志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凡是少年时期勤勉立志者,总会孕育出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又有多少平庸之辈,终因少年时期受宠安逸,而成为软弱怠惰者。

归结到一句:"勤勉出人才,侍宠出俗子。"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