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孩子个子高高,拥有健康的体魄。一个人的身高70%靠遗传,30%靠后天,把握好能改变的才是关键。一般来说,孩子会经过三个生长期,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生长期。第一个是快速生长期,大约是在两岁前。孩子出生后第一年长得最快,大概能长25厘米左右,第二年稍微慢一点,大约也能长10~12厘米。第二个生长期是2岁至青春期前,属于稳定增长期,每年基本匀速生长,大约长高5~7厘米。第三个时期是加速生长期,在青春期这个时间段,孩子每年大约长7~10厘米,整个青春期内女孩大约可以长25厘米左右,男孩大约长28厘米左右。
人体的身高和父母的平均身高相关性较强,70%取决于遗传潜力,一般来说,男孩的预期身高是父母身高加13厘米除以2;女孩的预期身高是父母身高减13厘米除以2,波动范围上下差距8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青春期后的身高是长到预期身高的上限还是下限,和一些后天因素有关系,比如说疾病、营养、运动、环境等等。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后天的30%,争取达到孩子预期身高的上限。
从目前研究来看,我国有30%的人口长不到预期身高。影响身高有几个因素,一:营养。儿童期长期的营养状态对身高影响非常大,如果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不仅可以导致体重下降,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适当比例的营养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孩子的生长潜力。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蛋、奶、肉是必须的,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样过敏,其他两样可以多吃一点,这三种营养可以互补;
第二:睡眠。研究表明,生长激素会在夜间大量分泌,如果孩子长期熬夜,睡眠不好,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对身高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孩子夜晚有良好的睡眠以促进生长激素更好地分泌,这个好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
第三:环境。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高影响也比较大。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让孩子有愉悦的心情,也可以使生长激素更好地分泌;自然环境中的日光、新鲜的空气也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但是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不要让孩子户外运动,一定要买一些质量好的水产品,因为水源污染也会对食物造成影响,孩子吃后可能也会对身高造成不利影响;
第四:疾病。一些慢性病比如肝病、肾病、支气管炎、哮喘或者一些食物过敏等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第五:母亲情况。如果妈妈孕期不注意,孩子出生后属于低出生体重儿,以后实现追赶型生长会有困难,也可能造成成年后身高不是特别理想。
知道了影响身高的因素,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增高措施,把握好后天的生长因素,让孩子达到预期身高的上限呢?措施如下:
一、定期带孩子进行身高体重的测评,通过干预影响身高的因素,促进孩子更健康的增长。比如:让孩子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1岁以后的奶量也要保证500毫升左右;
二、改善营养。一定要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目前研究发现蛋奶肉是孩子长高必需的三种营养,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还有钙和锌也是孩子长高的必须营养素。妈妈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和A要同补,维生素A是常骨细胞的必需营养素;
三、充足睡眠。一定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养成不熬夜的习惯,晚上9点到9点半就要入睡了;
四、科学的运动。让孩子做一些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避免一些对身高不利的运动,比如说跆拳道等。爸爸妈妈也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运动,比如跳绳、踢毽子这些有利于刺激孩子长骨的运动,对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好的作用。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为您培养宝贝健康体魄助力,您在孩子增高方面有哪些心得分享呢?
和其他智慧家长一起关注:儿童思考力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