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坐月子是女人崭新的里程碑,牢记8点,出月子减龄18岁

作者:最美育儿妈 07-19阅读:813次

夏天天气炎热,一些准妈妈一想到要在夏天坐月子,就会觉得很难受。老一辈人常说,做好月子等于脱胎换骨,月子坐不好容易落病。我们传统月子里有很多禁忌,再加上要照顾新生儿,新手妈妈难免会感到心烦气躁。其实夏季坐月子,既要注意保暖,又要防止中暑,如何把握好度,来保证新妈咪的健康很重要。

一、产妇月子里穿着宜知

产后,最常见的身体现象就是出汗多,俗称“褥汗”,尤其是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最为明显,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身体在以出汗的形式排出孕期体内增加的水分。

有的产妇不管冷热,不分冬夏,老是多穿多捂,这样身体过多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结果出汗过多,变得全身虚弱无力,盛夏时还会发生中暑,出现高热不退,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

产后多汗,有时不到半天衣裤已经湿透了,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多准备一些内衣裤和贴身衣物,一旦感觉不舒服马上换下来,避免着凉。

衣物洗净后最好放在太阳下暴晒消毒。换下来的衣物最好能尽快清洗,可以在洗衣的同时在水中加些专用的洗衣消毒水或是利用阳光的照射给衣物消毒。

二、忌吃硬、咸、生冷食物

产妇在产后身体虚弱,活动量较小,吃硬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咸食中含盐较多,容易引起产妇体内水钠潴溜,造成浮肿;夏季坐月子,产妇有时会些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冻饮料和凉拌菜等,但产后过早食用这些食物,不仅会影响牙齿和消化功能,还容易损伤脾胃,不利于恶露排出。

三、不推荐产后“素食”

蔬菜中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不仅能防止产后便秘,也利于产妇的营养补充,这是没有错的。但产后的饮食还是要以蛋白质高的汤类为主,特别是长期素食妈咪的乳汁,营养本来就比正常饮食者的少,所以不提倡在哺乳期吃素。

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产后大补也可能造成奶水不好。其实哺乳期妈咪不需要特别补充营养,只要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就能保障奶水充足。

月子期间的进食可以采用每天5~6餐,少食多餐的形式,逐步添加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蛋、鸡、鱼、瘦肉、肉汤及豆制品等。

四、调整心态,保证母乳供应

我们都知道母乳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但适合新生儿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对下一代智力的发育有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保护婴儿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哺育是女性的本能。大多数新妈妈也是可以正常泌乳的,而人们常说“母子连心”,这体现在婴儿和母亲之间,更为密切。通过乳汁,新妈咪把生命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这是也是早教的一种形式。

所以,新妈咪们在哺乳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做到心平气和。在这样的心境下分泌的乳汁,才是人间真正的甘露,没有一丝不和谐的杂质,必能给宝宝带来真正的健康。

五、坐月子不是30天

坐月子是句俗话,就是产褥期。坐月子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风俗习惯,老人常说的产后休息一个月,满月后身体就恢复了。其实宝宝出生后妈妈身体初步恢复大约需要6-8周左右的时间,身体大部分部位会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所以说坐月子不是30天而是6-8周左右,具体恢复情况还要看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自身身体状况等。

然而夏天天气炎热,很容易引起身体发炎等不良症状,因而夏季坐月子更要格外注意!

六、夏天坐月子活动不能懒

其实顺产的产妇产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这样有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日常产妇可以在附近花园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但是,产妇月子期间不宜劳累,不能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剖腹产后都应该尽早下床活动,一般医生会建议在生产后第二天就要适当下床活动一下,由于第二天身体以及伤口都没有恢复好,所以说此时第一次下地活动应该把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不能出现过度劳累等情况,以免造成伤口和子宫恢复不利等情况发生,而且第一天下床活动次数不宜过多,应该在第二天把下床活动次数控制在两三次左右。

七、产后及时管理腹部

产后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妇刚生产完,肚子变得松懈,及时使用收腹产品,可以防止内脏下垂,同时对于产后恶露的排净、腹痛的缓解、产后子宫、产道的修复都有良好的效果。

八、产后盆底康复很重要

生完孩子的女人伤不起,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康复。因为孕激素会使得盆底会变得松弛,分娩的过程中还可能损伤盆底肌肉,甚至部分韧带松裂。

盆底肌肉松裂可能会导致阴道松弛、下腹有坠胀感、尿频、夫妻生活不满意,严重者可能导致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等

所以,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需要注重产后盆底康复哦!剖宫产后可待伤口完全愈合或体力、环境条件允许时即可在家中进行适当的Kegel运动,切忌劳累。如有盆底疾病的初期临床症状,如咳嗽漏尿、尿频尿急憋不住尿、性生活时有阴吹、盆底痛等现象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