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和大家聊育儿,自己虽然曾是一名活跃在一线教学岗位的老师,但是其实一直以来也没有做到和书里一样去教导学生,不过自己曾经的学生都表现不错,这种表现不仅是指成绩上的,还有性格处事。这也一直作为自己夸耀的资本存在于我的人生之中!
那其实归结而言,就是教师是否真正对学生付出了无私的”爱“。当然,我也没有做到这么伟大的程度,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用”爱“去教导孩子,孩子才具备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在60年前,一位科学家就用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证明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爱”的重要性!
哈洛也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受华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用1岁孩子实验,他的教育方法坑害千万欧美儿童,如今在中国流行)心理学家们喜欢使用“顺从、一致、认知、次要刺激”这样的词汇来告诉父母如何去教导孩子,比如本杰明·斯帕克),建议应该根据时间喂奶。另一个知名哺育专家约翰·沃森写道:“不要溺爱宝宝,不要在睡觉前亲吻他们,正确的做法是,弯下腰握握他们的手,然后关灯离开。”
可哈洛去并不这样认为,哈洛认为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只会伤害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以及情感造成负面影响!
哈洛和华生一样,出生自一个并不好的原生家庭,父亲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发明家,也不是那么和蔼可亲。在学校,他不合群。即使成年以后,他也过的并不美好,他的老婆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离开了他,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先他而去!
尽管童年并不美好,可是哈洛和华生走向了两个截然不一样的方向,自小缺爱的哈洛希望可以让父母重视“爱”对孩子的影响,而同样缺爱的华生则将孩子看作一个个毫无情感的机器人,家长可以随意揉捏塑造!
而为了证明“爱”的重要性,哈洛做了一个极为残忍的实验!
他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而当它们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后来将绒布“母猴”转移到另一间房间,然后让发条玩具熊打鼓刺激小猴,小猴即使害怕也不选择铁丝“母猴”,而是隔着门缝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绒布“母猴”。
更为残忍的还在后头,哈利·哈洛们让布偶妈妈放铁钉、射水柱来攻击小猴,而它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要抱抱妈妈。
而小猴的这一行为更加佐证了婴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温暖、抚慰!
这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爱存在的重要变量:接触。接触带来了安慰,而安慰感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爱的最重要的元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分享什么哭声免疫法、还有什么婴儿独立完整睡眠训练法,(那个所谓的《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绝招》千万不要信)这些都违背了孩子正常的发育规律,婴孩是需要通过父母的抚慰来获取安全感、以及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的。因为婴孩自己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家长只有通过多接触,多互动来满足婴孩的情感需求!
无论是什么人,他都遵循固有的自然赋予的生长发育规律来的,所以这些方法都是违背了身为一个具有丰富思维的个人所需要的情感、安全需求!
不过因为这残忍的实验,这些小猴子长大之后都出现了自闭、反社会或攻击性的行为。而且小母猴成年后不懂性行为,于是哈利·哈洛们设计了 “强暴架” 来让她们生了下一代。结果有些母猴并不能发挥母性的天性,反而忽略照顾甚至杀死幼猴。
这也可以看出,如果说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那么将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以会形成自闭、反社会人格。因为布偶娃娃终究只是娃娃,虽然可以给小猴温暖,却不能带给它们基本的情感需求!
而在这个时候,哈洛又进一步地深入实验,哈洛于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他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布偶娃娃。最终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哈洛由此得出了结论: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
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
所以父母明白了吗,如果你需要让孩子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那么你需要通过多接触,多互动来满足婴孩的情感需求,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最基本并且的互动,比如一起出去郊游、一起出去散步、一起出去骑自行车、一起做游戏,通过这样简单的互动,从而可以深入了解孩子,也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温暖,从而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不过,记住了,爱要适度,不要太过于溺爱!
哈洛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方式。比如二战时的孤儿院。二战时,许多婴儿被送到了孤儿院。尽管孤儿院给予了足够的温饱,但大部分婴儿还是去世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推断婴儿可能是死于细菌或疾病传染。于是政府规定——照顾婴儿的修女,要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婴儿床之间隔上布帘。但情况并未好转,婴儿依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有一个孤儿院除外——其养育的婴儿,死亡率特别低。一位医生于是偷偷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一位修女违反了规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都会抱起一个个婴儿,进行温柔地轻抚和按摩。
而在哈洛的实验之后,大家才明白,婴孩需要通过抚慰来获得安全感以及情感的满足!
在此之后,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爱婴产业都或多或少地依据哈洛的发现调整了自己的关键政策。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
后来他又做了一个实验——旷场试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房间里仅有“绒布妈妈”,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结果发现当房间里仅有“铁丝妈妈”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
当房子里有“绒布妈妈”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绒布妈妈”。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绒布妈妈”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绒布妈妈”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当哈洛将“绒布妈妈”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
许多人都认为哈洛的实验对于那些实验对象来说太过残忍,并且太不人道!因为有太多的恒河猴在这实验丧失了生命!我们要知道,恒河猴有超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决断力。它们和人类有93%的DNA吻合。像人类一样拥有相似和易懂的表情表达,是社会化的复杂动物。它们有精细的发声系统,沟通方式与人类类似。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发声、身体姿势和手势,进行沟通。而在这样的实验之中,对恒河猴的心理折磨可谓是非常残忍,尤其是它们是一群拥有情感的社会化动物!
但这残忍的实验却证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
“粘人”的宝宝有时让人心烦,但是这恰恰说明他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繁琐漫长极具耐心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样教育孩子会对孩子更好!但是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做到!但无论怎么样,父母都要去爱自己的孩子,而不要像《都挺好》里的苏母或者《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母亲一样。这样既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