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也可以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孩子不仅可以真正参与其中感受清明节的氛围,还可以学习相关的习俗和知识。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还有哪些国家过?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清明节这一天,东亚许多国家都有着相似的习俗。例如: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
清明节的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却不愿意,背着母亲躲在绵山。重耳最后只好火烧绵山,希望介子推自己走出来。大火连烧三天三夜至熄,介子推也没有走出来。重耳上山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重耳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在山上建立祠堂。重耳同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和孩子一起做清明团子“做清明团子”是不少地区在清明节不可或缺的食俗。如果您的所在地区也有这么趣味的食俗活动,不妨带着孩子去体验这项传统的食俗文化吧!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从认识艾草、制作清明团子到品尝,孩子们全程参与,可以真实体验清明节的食俗文化。
踏青,亲近大自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前后,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候,野外也是绿意盎然、山花浪漫的美丽景象。家长可带孩子去户外沐浴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踏着绿油油的青草,踩着软绵绵的春泥,感悟魅力十足的春天。
春游踏青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家长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为教材,给孩子讲述各种颜色的特点,让他们增加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在广场放风筝……
这里还要要多说几句,春天公园到处可见花花草草,孩子们往往很有兴趣。家长一定要注意很多花草都含有有害物质,不能让孩子过多触摸,比如黄色杜鹃花(映山红)、含羞草、马蒂莲等等,更不能用嘴巴吮吸摸过花草的手指了,尤其是对于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家长们就要更加注意选择地点了。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荡秋千。
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风筝。而且,晚上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强身健体。放风筝时,宝宝可以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
荡秋千也是清明时节的传统活动。古时的秋千很简单,用树桠枝做个架子,再拴上彩带就是一架秋千了。清明节,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自制一架简单的秋千,外出踏青时带上。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在24个节气中,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正是植物角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
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如果家长能用心去对待身边的花草树木、鱼鸟昆虫,比如及时给植物浇水除草,给动物喂食打扫等,孩子对生命和自然的爱会增强并植根于心中,并形成一种相互同情相互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在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下,孩子会逐渐跟自然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教育引导孩子感受生老病死清明有一件事不能不提,那就是生死教育。
清明,在祭奠或缅怀逝去的亲人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和死亡有关的敏感话题。父母也不用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你不想先看看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吗?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中,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让人忌讳的话题。
人死了,我们一般会说「老了」「去了」「仙逝了」,很少直接说「死」。
由于避讳「死」,连发音跟「死」相似的「4」也变得不吉利,4 楼不叫 4 楼,现在都改叫「3A」了。
谈论死亡都如此讳莫如深,更别说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了。但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又是必须的,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恐惧死亡而变得胆小,或者因为不懂得死亡的意义而伤害自己。生命是脆弱的,生命的消亡往往是我们不愿意让孩子直面的,但是,孩子有权利去面对这些。
变得胆小、恐惧死亡
影视作品中,与死亡对应的场景一般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或者是漆黑的长夜。这种气氛,已经让人很恐惧,很无助了,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讲恐怖故事,使孩子将死亡与魔鬼联系在一起。
变得漠视生命,伤害自己,虐待小生命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孩子就不会尊重生命,更不会珍惜生命。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青少年自杀身亡,每分钟就有 2 个人死于自杀,还有 8 个自杀未遂。
有报道称,12 岁的小女孩在宿舍表演上吊,还喊室友观看,室友以为开玩笑,错过施救,结果一个玩笑,最终以生命陨落为代价。
还有熊孩子推倒孕妇,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还有孩子虐待动物,把食物放在瓶子里,就为引诱流浪猫狗来吃,看它们窒息而亡⋯⋯
太痛心!不多说了⋯⋯
现在不断出现学生自杀的事情,表面上看是学生压力大,不能承受挫折,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没有正确理解死亡,把生命当做游戏来对待,有时候有一种模仿的成分在里面。还有报道称个别学生之间玩死亡游戏,竟然称之为好玩、刺激。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影响很大。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很有必要。
生死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爱的教育,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认知过程,润物无声地教给孩子。
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发展1948 年,心理学家 M. Nagy 观察研究了 378 名 3~10 岁的孩子,结果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儿童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暂时的离去,并非生命的终结,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只有那些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掉。
第三阶段: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后续的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细化,整体上来看,学前阶段的孩子,关于死亡认知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客观、成熟的。而且,随着研究的推移,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水平也越来越低龄化。
孩子对死亡的认知理论忠实地反映了孩子对其所观察到的世界的总体描述,成人无法、也不应该对孩子隐藏死亡的真相。
相反,公开、客观地对孩子进行生死教育,反倒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不「糊弄」孩子,用具象解释回应孩子的疑惑家长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具象地给孩子解释生命现象,坦诚回答孩子对死亡的疑惑。
比如,一位爷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样告诉 6 岁的孙子:「宝贝,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你看小草,它从发芽、生长,再到枯萎,都有一个过程。人也是这样,爷爷一开始也是一个小婴儿,后来长成像你爸爸那样的大人,再后来,就慢慢变老了,最后会像小草一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关注孩子的情绪,坦诚地表达悲伤有人觉得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已经经历过「死亡」场面,比如喜爱的宠物死了,动画片中也会有关于死亡的场景等等,这些,都已经让他们体验过悲伤,都已经锻炼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所以,有亲人离世,家长最好能坦诚地表达悲伤,避免美化死亡。同时,我们也应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情绪与想法。
在国外,比如,美国、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会让孩子们直面人生。
在美国,一些小学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会认真地跟孩子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会组织大家模拟亲人突然离世的应对方式。
在德国,老师也会通过课程,让孩子们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来帮助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大卫・伊格曼(美国贝勒医学院神经医学博士后,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畅销书作家。)在《生命的清单》一书中,提出了「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的说法。
《生命的清单》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在追悼会上,人们宣布你的个体生命逝去了,人际网络消失了;
第三次死亡,被活着的所有人遗忘了,于是,你就真的死去了。
有的孩子会过分思念逝去的亲人,家长不妨结合这一说法,让孩子知道:真正的死亡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记得你。
我们不仅需要向孩子解释与死亡有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活着就要开心快乐,乐观面对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珍爱生命,珍爱环境。只有让孩子心中充满了爱,生命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利用祭祀活动进行感恩教育清明祭祖,其内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扫一扫烈士墓,献上一束花,给孩子讲讲先烈们的英雄故事,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机会。
当然,孩子还小,认知水平很有限。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说,打仗时他们没有吃的,为什么不吃巧克力等。孩子说得幼稚,家长们不能一笑了之,要有意识引导。家长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跟他说什么都没用。这种耳濡目染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也可以让孩子一起接受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追思,使他感受生的温暖和勇气。
比如,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参加完烈士陵园的祭扫仪式之后,这样跟孩子说:
「人生就像一条路,我们边走边看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珍爱生命,争取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的风景⋯⋯」
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但至少,他会觉得生命是一个自然的、积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