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关注太少,毁了孩子
哈尔滨市的晨宇,本来可以拥有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可是自从父母离婚,他跟奶奶居住,一切都变了。
父母虽然在物质、金钱方面从不吝惜,但留给晨宇的时间却很少。
晨宇母亲是个女强人,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工作到很晚。由于忙碌,她很少去关心晨宇。
父亲再娶,努力经营着自己的新家,也无力顾及晨宇。虽然曾想过把孩子接过去,但是奶奶阻拦,也就作罢。
晨宇意志消沉,每天只靠打游戏度日,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
他对钱没有概念,电脑配置低,他直接发微信给母亲:“给我打一万,换电脑”。
家人送他出国留学,他很快败光了200万,却连预科的毕业证都拿不到。再回国上专科学校,又和同学闹矛盾,执意退学。
晨宇已经20多岁,父母希望他有一技之长,但是除了打游戏,其他的他一概不会。
这种仿佛小说中的情节,无情地出现在了现实中。晨宇母亲流着泪说,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是什么让晨宇一天天走向内心的封闭?
原因就在于,晨宇的父母都没能给予晨宇足够的关注,尽管给足了钱,但是弥补不了晨宇情感的缺失和孤独。
鱼爸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里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急切地渴望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
孩子在父母赞许的目光中感受到关爱,长久的关爱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加勇敢。
忽视孩子渴望关注的眼神,就等于告诉孩子,我不爱你,你不值得我付出时间。
这样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时间一长,必定会导致孩子性格的缺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也会断裂。
合格的父母,都懂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02关注过度,害人害己
孩子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家长大量的关注,如果父母一直给予过度的关注,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压力,也会让父母失去自己。
湖南华容县的魏永康,两岁时认识两千多个汉字,4岁上小学,8岁读中学,13岁读大学,17岁考上了中科院,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母亲曾学梅一路陪读,她眼里只有孩子,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魏永康的生活起居她一手包揽,孩子只要学习就行,其他的都由母亲代劳。
由于经济困难,曾学梅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甚至给儿子喂饭,直到高中毕业。在她心里,只要儿子出息了,自己也就成功了。
而她自己由于没有文化,很快就下岗了,再找工作很困难。
由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而且无法与他人交流,魏永康研究生没毕业就被劝退。之后他再次考研,也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
曾学梅的世界坍塌了!“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在一次采访中,魏永康说:“如果妈妈在的话,我肯定当不了科学家,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
曾学梅说:“问题在于我的心里太急切了,一切都只管永康,只管永康,把自己看得太低了。”
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强大的压力。一但达不到目标,精神世界就会坍塌。
对于母亲来说,我已经付出了所有,我什么都没有了,你为什么毁了我全部的希望?
对于儿子来说,是我让你付出所有了吗?是你非要给的,我本来不想要。
这时候,请不要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出现在自己身上。
爱孩子,该放手时就要放手。过度的关注只会害了孩子和自己。
03关注适度,孩子和事业双赢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适度的关注。既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也不因此怠慢自己。
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孩子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会感谢父母,而父母也能得到成长。
霍思燕就是一位这样的好妈妈。
霍思燕自从1999年开始,直到2012年,每年平均有4部影视剧上映,2013年减少到1部,2014年为0,2015年2部,2016年恢复到5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就是,2013年9月,她的儿子杜宇麒出生了。
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陪伴,霍思燕减少了拍戏时间,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
霍思燕对儿子的教育并不是什么都替他做,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甚至是性取向的问题,霍思燕也说“他高兴就好”,不去过多干涉。
而当儿子慢慢长大,霍思燕就逐渐加大自己的工作量,所以2016年以后,又逐渐恢复到之前的拍戏数量。
在电视节目里大家看到,杜宇麒性格好,有礼貌,独立有主见,而且十分地爱妈妈,让广大观众十分感动。
现在霍思燕拍戏很多,难道现在她不爱孩子了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因为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不再需要大人那么多的关注。
孩子慢慢长大,需要大人的时候越来越少,大人应该明智地选择退出,而不是继续和孩子纠缠,去阻碍他的成长。
孩子翅膀长硬了,需要足够的天空去飞翔。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去磨练。
04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刘勇鹤,把教育孩子分成5个阶段:
0-3岁“拽着走”:这时候,孩子会大量模仿大人的动作、习惯、姿势,需要大人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安全。3-6岁“拉着走”:孩子已经长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可以和父母平起平坐,共同商议家庭事物。 6-8岁“推着走”:家长开始退居孩子幕后,把教育让位给老师,我们只需从旁帮助,已经不是教育的主角,更不需要父母时刻盯着孩子,给孩子足够的选择权。 8-10岁“看着走”: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和空间,和孩子保持安全距离,尊重孩子的决定。 10岁以后“望着走”:继续拉大距离。
可以看到,最需要陪伴的是三岁以前,之后就在逐渐减少。
这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关心孩子,恰巧相反,这是对孩子更好的关心,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孤独的私心。
不要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只会给他很大的压力,而不是动力。
父母要积极让自己有事做,要有自己的目标和成果,做孩子的榜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合格的父母,会把握好分寸,在适当的阶段给予适当的关注。在孩子需要关注时,全身心投入,在孩子渐渐独立时,让孩子有发挥创造的空间。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生活不顺,不想让孩子跟自己一样受苦,所以对孩子格外地照顾,以为这样是对孩子的爱,其实这是一种懒惰,一种懈怠。
要想孩子走得稳,一定要让他摔跤;要想让孩子坚强,一定要让他经历挫折;要想让孩子翅膀变硬,展翅高飞,一定要让他到长天大地上去锻炼。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像霍思燕那样:孩子健康快乐,我亦事业有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