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手记丨男孩点蚊香睡觉未通风 发现时已手脚冰凉……幸好父亲这样做救了他!

作者:爱儿康 07-01阅读:3253次

原标题:辣妈手记丨男孩点蚊香睡觉未通风 发现时已手脚冰凉……幸好父亲这样做救了他!

“快,救救我儿子,他在车厢里睡死过去了,怎么叫也叫不醒!”28日上午6点,一位父亲焦急地抱着一名瘫软的男孩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抢救室。

男孩名叫小明(化名),今年13岁。小明的父母是做夜间进货生意的,正值暑假,小明跟父母一起去“上班”。昨天半夜,小明跟着父母来到浦东一集中进货市场,父母像以往一样工作,留小明一人在车上。无聊的小明车里等待,睡意袭来。由于夜市晚间蚊虫较多,小明把车窗摇起,还点了蚊香,舒舒服服地在车厢里睡起觉来。

可就这么一睡,睡了约3小时。待父母进完货来到车旁发现车内的小明脸色苍白,任凭父母如何打击车窗,小明丝毫没有反应。幸好母亲取来钥匙,打开车门拉出小明。

(网络配图)

“孩子那时已手脚冰凉,没有血色,呼吸很弱,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了。”父亲回忆到,“后来周围有人提醒我,要做人工呼吸。我脑子里有点映象,就模仿着做了。大概两三分钟后,孩子有了点反应,我就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王莹主任表示,孩子长时间待在狭小密闭的环境中十分危险,加上小明还点燃了蚊香,进一步加快了耗氧。幸好是在夜间,外界温度较低,如果是在白天30多度的天气下,孩子就凶多吉少了。经过及时治疗,小时目前已经脱离危险,神智也逐渐清醒。小明之所以能够转危为安,父亲那虽然不专业,但十分及时的2分钟心肺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面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新闻来源:新民网

有两件事情小康君必须再次叮嘱各位家长:

一、千万别让孩子一个人在车内逗留!

全世界每年有很多孩子,因为被锁在车内而被热死。据数据,大多数汽车热死儿童事件绝非故意,54%的孩子被粗心的父母忘记了,28%的儿童在无人汽车内玩耍。不管是何种情况,在你锁车门时,请反复检查确认车内已无人。

有关于车内温度有一组数据,会让你咋舌:

·只要十分钟,汽车内的温度就可以上升6.7℃。

·即使是把车子停放在阴凉处,并且打开车窗也不是完全安全。

·孩子体温上升速度是大人的五倍,而41.67℃就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哪怕是车外温度只有15.56℃,车内温度也能达到43.3℃左右。

·车外温度为13.89℃时,车内的人依旧可能出现中暑情况。

·如果车外是26.67℃,那么车内就能在十分钟内,达到致死温度。

二、蚊香和驱蚊液谨慎给孩子使用!

使用蚊香时,如果不注意通风,可能有中毒的风险。更何况劣质蚊香中常含有DDT、666等毒性强烈的杀虫剂,容易造成慢性中毒,出现喉咙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

使用驱蚊液也一定要注意看成分,凡是成分中含有“胺”、“苯”、“环”等化学成分的驱蚊产品,都要限量使用,坚持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

特别强调:

驱蚊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会对宝宝的呼吸道、皮肤、黏膜产生危害,而且对越小的孩子影响越大。因此家长在选购驱蚊产品时一定要选择专门给宝宝用的产品,气味越不明显、烟雾越少越好。

另外,给大家普及一下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好的地方,让患者平躺仰卧在地面或是牢固的平板上,解开衣领扣子、腰带(女性要解开内衣扣子),以免外在因素对病员的胸部、腹部造成束缚感,影响通气。

施救者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往上抬,使患者张口,迅速检查他的口腔、鼻腔内是否有呕吐物、分泌物或异物堵塞,尽可能地将其清除。

深深吸一大口气,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巴,将气吹入患者的体内。同时眼睛要注视病员的胸廓是否有明显的扩张,若有,表明吹气量足够多。随即松开捏住鼻子的手,让他自主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每次吹气时不应太快,一般持续2秒左右。在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之前,应先确保上一次吹入的气体已彻底呼出。最开始施行人工呼吸时,可连续进行三、四次,之后以每五秒操作一次的频率进行。

生命是可贵的,只要是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急救就不能停止。因此人工呼吸的操作时间会比较长,只要有可能出现生命体征,就要持续下去,哪怕是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能轻易放弃,直至等到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小康君嘚吧嘚

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的时期,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戒。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多发的意外伤害有所不同。如10岁以下以误食、坠楼、溺水较为多见,而10岁以上儿童则以车祸、溺水多见。针对小年龄幼儿,家长要承担起儿童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重任,而较大年龄的儿童则要树立危害意识,学会判断伤害风险,学会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