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通过遭到甲型肝炎带原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行传播。
遭到污染的食物和饮水,一旦为易感人群摄入,HAV就会迅速发生传播。此外,HAV还能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进行传播。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球,儿童都是最易感染甲型肝炎的人群。
尽管美国在1995年已开始使用甲型肝炎疫苗,但是HAV感染仍是最常见的、
可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之一。
儿童在HAV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儿童是极易感人群,但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因而是一种极其隐匿的 感染源。
甲型肝炎起病迅速,成人经常表现出发热、乏力、胃口差、恶心、腹部不适、尿色深黄和黄疸(即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
而6岁以下的感染儿童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与所有肝炎病毒一样,HAV可引起肝脏急性炎症。如患者原有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那么HAV感染无异于雪上加霜,会使已经受到炎症侵袭、功能较为脆弱的肝脏加重损伤。2岁以上的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必须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原因也正在于此。
美国的HAV感染状况
1973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以电镜检查“传染性肝炎”志愿受试者的粪便时,首次检出HAV。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工业化国家,HAV感染大多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90年代,每年约有18~37万美国人感染HAV。5~14岁儿童的HAV感染率最高,约占所有儿童感染病例的1/3。约有一半感染HAV的美国人说不出其感染源。
美国西部各州的HAV感染率尤其高,其中又以亚利桑那州、阿拉斯加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华盛顿州、俄克拉荷马州、南达科他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最高。
美国申报性疾病监测系统(NNDSS)在1987~1997年间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亚利桑那州的HAV年平均感染率高48/100,000,
相比之下,美国全国的HAV年平均感染率只有11/100,000。
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认为,由于西部各州的HAV感染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因而那里所有2岁或2岁以上的儿童都必须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注射。
甲型肝炎的感染源
最常见的感染传播源(12%至26%)是与甲型肝炎病毒带原者发生的家庭接触或性接触。
大约有11%~16%的病例发生在儿童或日托中心工作人员或与之有接触的人群中。
在美国,有4%~6%病例是国际游客,其中儿童约占36%。根据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资料,这些游客中有84%把墨西哥作为旅游目的地。
有2%~3%的病例与公认的食物与饮用水传染疾病的爆发有关。此外,在非法使用毒品的人群(注射毒品和使用非法毒品的人)以及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中,会发生周期性的甲型肝炎爆发。
据CDC估计,约1/3美国居民都感染过HAV。其中大部分可能是在幼年时期感染的,因而并未表现出急性肝炎的症状。CDC估计,90年代,每年有18~37
万人感染HAV,其中婴儿期到15岁这个阶段的感染者占2/3。这些儿童感染者中仅有1/6表现出肝炎症状。
由于症状隐匿,4岁以下的HAV感染儿童中,上报到有关医疗机构的人数仅有实际感染人数的1.4%~1.8%。
全球HAV感染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感染HAV的人数高达150万,其中大部分是儿童;HAV造成的平均死亡率为0.4%以下。
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中东地区、格陵兰岛、中亚、南亚和东亚。有些流行病学家估计,在发展中国家,12岁和12岁以下儿童的HAV感染率为100%。在小儿甲型肝炎盛行的国家中,由于绝大多数人在幼年时期即已感染HAV,因而成人甲型肝炎患者极为少见。
一旦感染了 HAV,患者就会获得终生免疫,不会再次感染甲型肝炎。
关于甲型肝炎病毒(HAV)
甲型肝炎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家族中的一个单链RNA病毒成员。该病毒家族还包括导致脊髓灰质炎和普通感冒的病毒。
HAV没有病毒包膜,其基因组只有一条单链的RNA。它与肝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然后进入肝细胞,在胞质(即细胞中除胞核以外的部分)中进行复制。HAV通过胆汁分泌出肝,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HAV的生命力很强,能够在酸度极高的消化道内存活,而且可在室温环境中存活一周以上。在水中它能存活 3~10月之久,如果水体遭到污水污染,那么,在水中的贝类里面,也能观察到HAV的存在。
HAV只有一种血清型或变体。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该病毒有其它基因型或变体,这意味着甲型肝炎疫苗可在全球范围内起到预防作用。
HAV对人的影响
甲型肝炎症状与其他一些急性病毒性肝炎相似。经过15~50天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患者多为成人会感觉乏力、胃口差、恶心和腹部不适。而尿色深黄,大便转白,皮肤和巩膜黄染(黄疸)则说明肝脏出现了问题。
甲型肝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症状期),血中肝酶(如谷氨酸氨转移酶,ALT)水平显著升高。当肝细胞遭到大量破坏、死亡时,其中酶类即释放入血。血液中的天冬氨酸盐氨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水平也可能会上升。
急性症状的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一般而言,ALT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胆红素为早。有些患者的ALT水平可能会持续上升好几个月,但通常一年内会回到正常水平。
幼儿感染HAV后很少出现症状,因而只有通过化验才能查出。通常成人和老年人患甲型肝炎后症状严重一些,但很少危及生命。
诊断甲型肝炎感染的标准是在血中检测到HAV抗体。肌体在感染HAV的最初几周内,体内的HAV特异性抗体水平会显著上升。
出现IgM (免疫球蛋白M)抗体,表示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因而HAV IgM抗体是诊断甲型肝炎急性感染的必要条件。血中出现IgM抗体表明患者是当前感染或近期感染(通常不超过6个月)。在感染HAV初次发作6个月后,血中IgM的浓度会逐渐下降。
肌体在感染HAV后还会出现另一种IgG (免疫球蛋白G)抗体。IgG常持续数年之久,可使肌体获得终生免疫,不再感染HAV。
甲型肝炎抗体(即抗HAV或HAV抗体)
该指标不能用于确定感染的时间界限。
阳性表示当前感染或既往感染以及肌体已获得HAV终生免疫。
肌体输入抗HAV的血浆免疫球蛋白后,该指标可呈阳性,且至少持续6个月。
目前,从免疫个体中提纯、浓缩的HAV抗体(免疫球蛋白)已广泛应用,可作为一种暂时性的疫苗预防HAV感染。
在肌体注射这种免疫球蛋白后,肌体会产生高浓度的HAV抗体水平,从而可在3个月内保护该肌体免受HAV感染。
甲型肝炎
这种免疫方法又称被动免疫或短期免疫,2岁以下的幼儿若面临HAV感染威胁也可采用此法。成人或儿童在接触感染源后应立即肌注该疫苗。
HAV的传播过程
HA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播,但也可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如性接触)进行传播。输血也是传播HAV的一个途径,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另外,吸毒者进行静脉注射也可发生HAV感染。
HAV不会通过如接吻、共用器具等日常接触途径进行传播。但是在饮水、进食冷饮或未煮过的水果、蔬菜时,如果浇灌用水或洗涤用水已遭到甲型肝炎病毒带原者粪便的污染,则可能发生传播。
牡蛎、蛤类、淡菜等会吸收遭到污水污染的海洋环境中的病毒,因而在一些生的或未煮熟的贝壳类生物中,HAV的浓度尤其高。餐馆或其它一些公众场合的厨师、服务生,如果是HAV带原者,又不勤洗手,也会引发零星的周期性甲型肝炎爆发。
大约在症状发作或肝酶升高之前及之后一周这段时间内,HAV带原者的传染性最强,因为其粪便中的HAV浓度此时最高。而这些具有传染性的带原者此时往往还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HAV在感染者的肝内复制,随胆汁分泌出肝,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这种随粪便排出HAV的情况只会持续几周,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因为其他原因而受损,那么可能会出现例外。目前尚未发现正常情况下长期排出病毒的病例。
儿童和婴儿通过粪便排毒的时间较成人长,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会持续数月。
不过,大多数儿童的感染症状并不明显,因而他们在HAV的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有关调查表明,在感染源不明的成人患者中,大约有50%曾经跟携带HAV的儿童有过家庭接触。
甲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甲型肝炎尚无特效疗法。严重患者可入院接受对症治疗,保证适当的饮食和休息。在病情好转之前,停用所有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包括酒精)。
如果肌体已经接触过HAV,那么必须在接触病毒两周内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
在已经接触了 HAV感染源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疫苗注射。
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改善卫生条件和个人清洁卫生可减少肝炎传播。然而,全球现有的环境条件使这种感染极易发生,而短时间内又难以改善,特别是对极度贫困、饮用水源和污水处理设施不符合标准的地区而言。
通过注射商业性的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费用高昂、无法长期进行。不过,最近几年,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甲型肝炎疫苗,这是世界范围内长期预防甲型肝炎感染的最有效途径。
患慢性肝病的成人和2岁或2岁以上的儿童在以前未患过甲型肝炎时应注射疫苗。因为慢性肝病患者一旦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患爆发性肝炎的机率会更高(肝衰竭发作快,经常导致死亡)。
免疫球蛋白在2岁以下的游客中仅为推荐使用,因为该疫苗目前尚未批准用于该年龄层,妊娠期内注射甲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还无法确定。
生活在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居高不下地区的儿童(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当地居民),他们从2岁起就应定期注射疫苗。这些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最近在这组人群中开展了注射甲型肝炎疫苗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甲型肝炎发病率。
为了有效防止甲型肝炎病毒在这些地区的流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建议在其常规儿童接种计划开始后5年内,进行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应该优先考虑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疫苗注射,其次是年龄稍大但尚未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注射的儿童。
甲型肝炎疫苗
目前,两种甲型肝炎疫苗在美国市场上有售,均为全程两针,两针间隔时间为6到12个月。
甲型肝炎疫苗内没有活病毒。在生产疫苗的过程中,病毒停止活动或杀死,类似于用索尔克法处理过的小儿麻痹症疫苗。按照CDC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经细胞培养产生、非活性疫苗能非常有效地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有良好的人体耐受性,没有明显副作用。
按照CDC的报告,临床试验表明,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的人有94%~100%免受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预防作用尚不明了,但根据动态模型预测,保护作用可持续20年。虽然这些疫苗不久前才投入市场,但已约有1.5到2百万人接受了疫苗注射。
现在有一种新的可供18岁或18岁以上人员使用的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复合疫苗。这种复合疫苗规定在6个月期间注射3次。
甲型肝炎疫苗的副作用
儿童注射了 1,440 El.U.剂量三天内,最常见的副作用有:
注射部位疼痛(15%)
头痛(4%)
进食问题(8%)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感染甲型肝炎后的并发症
和所有病毒性肝炎一样,甲型肝炎会引起肝脏急性炎症。患有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肝病的人如再感染甲型肝炎,就会面临严重的肝损伤,因为这些额外的病毒会感染病人已经发炎或脆弱不堪的肝脏。因此,所有2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必须接种疫苗。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儿科肝病学和儿科肝移植项目主任Philip Rosenthal博士说:“急性甲型肝炎不一定会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但是这种新的疾病会伤害病人已受损、病变的肝脏。”
这类普通肝炎是短期的不同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它不会发展成慢性病。它与戊型肝炎病毒有很多相似之处,戊型肝炎病毒的也是通过接触带原者粪便进行传播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t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ne)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 Verona大学的研究者对一组慢性丙型肝炎成人患者所做的研究。在17名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名染上甲型肝炎后死于突发性肝衰竭。
他们还随访了10名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其中无一人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