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的这些症状误认为长身体,可能是糖尿病

作者:贝尔康大健康 08-09阅读:4129次

很多的人认为糖尿病是老年人才得的一种疾病,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也会患上糖尿病,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糖尿病也会找上小孩子吧,因为孩子在这方面缺乏自主意识和相关方面的知识,父母就要格外注意。

长身体还是患了糖尿病?

陈女士三岁的女儿原本不太爱吃饭,一个月前她饭量突然变好,一家人特别高兴,还特意让孩子多吃点。几个星期过去孩子却没有长胖,家人都以为孩子在长身体,就没有多加注意。直到不久前,小孩得了感冒,高烧不退、呕吐不止、昏迷不醒,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小孩患上了糖尿病,昏迷是由酮症酸中毒所引起的症状。

专家介绍,很多家长会把儿童出现的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当成是生长发育的表现,常常置之不理甚至会给小孩摄入高热高脂的食物。而事实上,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儿童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紊乱。儿童I型糖尿病很容易因酮症酸中毒导致昏迷,家长往往等到儿童严重昏迷才查出患了糖尿病。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幼儿1型糖尿病会有哪些征兆:

多发年龄:虽说1型糖尿病在不同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是最为常见的就是五到七岁和十岁左右的年龄。还有刚出生一个月左右,这些期间,家人们要多多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排查。

体重下降:幼儿1型糖尿病起病多数较急骤,可能会在几日之内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全身不适:若是幼儿出现胃纳减退、恶性、呕吐、腹痛、神志委靡、嗜睡等情况后,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出现急剧加重的情况造成脱水等危害。

希望综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多多了解幼儿1型糖尿病会有哪些征兆,从而能够全面的进行配合。面对病情的发展或者加重,幼儿患者的家长一定要带孩子积极治疗和复诊,不要任其发展。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基于血糖测量以及临床症状,若有糖尿病特征性症状并且静脉空腹血糖≥7.0 mmol/L或进餐至少2小时后的随机静脉血糖≥11.1 mmol/L,提示儿童及青少年代谢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往往有明显症状,血糖与尿糖显着增高,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并常有尿酮体阳性甚至酮症酸中毒。大多数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可通过血糖测定及时诊断并立即开始治疗,此时不必要也不适宜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没有糖尿病症状时,前面提到的2个检测标准必须满足(静脉空腹血糖≥7.0 mmol/L或进餐至少2小时后的随机静脉血糖≥11.1 mmol/L),并在第二天重复检测确诊。

存在较轻微症状时,对糖尿病诊断绝不应该只基于一个不正常的血糖值,诊断需要持续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或进行OGTT。如可以通过空腹、随机或餐后的高血糖值诊断为糖尿病那就不应该进行OGTT。如果仍有疑问,可以定期重复测试直到诊断成立。

动起来,让糖尿病滚开

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些生活细节变化,看是否符合儿童糖尿病的前期征兆。“如果孩子经常感到没劲,疲劳无力;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现在尿床了;孩子吃得挺多,体重反而减轻了,出现这样的症状,要及时送孩子到医院检查。”

对于已患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年龄小,认知性差,这就需要家长和医生更加细致和耐心帮助与指导。家长要懂得糖尿病的危害,主动掌握疾病日常护理要求,坚持督促孩子规律饮食、活动和用药,定期监测病情。

其实糖尿病也并不可怕,平时只要控制好血糖,同样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学习。糖尿病儿童饮食原则上也是平衡膳食,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定时定量进餐也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儿童糖尿病患儿多为Ⅰ型糖尿病,吃饭前需要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时定量,及时进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合理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养成规律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预防糖尿病非常有效的途径。”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多鼓励儿童和青少年走出户外,运动起来,不要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手机;运动以中等强度为宜,可采用全身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登山、游泳等,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