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团队平凡的一天:生孩儿前,去产房门口瞧一瞧!

作者:华府妇儿医院刘颖医生 09-12阅读:1357次

无论是产科还是儿科,都是一个充满生命喜悦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纵观人情冷暖的地方,生与死、悲与欢每天都会在这里被上演无数次,而医护人员的每一天,都是和即将和已经到来的生命打交道、和生命的主体——母亲打交道。

9月9日一天,一个普通的周六,也是北京华府医院产房里面平凡的一天,也是医护人员每天生活的缩影,这一天,华府一共出生了五个宝宝,因为人手少产妇多,产房里每天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不管半夜还是早上,医生、麻醉师、助产士、护士们随时都会放弃休息,恪尽职守,立足本岗,全力保障母子的生命健康。

9月9日这一天,产房的夜晚注定还是不眠之夜,虽然是周末,正当亲朋好友在朋友圈中晒旅游照、晒美食照的时候,我们产科医护人员并没有一丝闲暇时间,她们的朋友圈,常年晒的是刚刚出生的萌宝!

因为产妇数量大、生产时间集中,麻醉科的李雄伟主任、资深助产士荣利护士长,放弃调班休息时间,从刚刚结束的上一轮紧张工作中投入到下一轮繁忙;

对于产房助产士张珊珊、樊文花来说,这样的工作节奏一点都不奇怪,晚上十二点下班再收拾产房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新生儿科的祁俊明主任更是以单位为家,一年365天,他和新生儿科的同事都处于“忙碌模式”,穿梭于产科病房、产科门诊、产房、手术室。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保障母婴的安全,医护人员要全心投入,时刻守护。

医者仁心,大爱无边,我们没有亲历过产科现场的人只是懂得口号的伟大,却没有亲身体会过,其实在每天平凡的日子里,医护人员用汗水完美诠释看了医者的伟大。

助产士,一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职业。有人说,她们是新生命的第一个拥抱者,是母婴两条生命线的维护者。

麻醉师,在目前普及无痛分娩的大环境下,可以说练就了一身“分身有术”的本领,无论是顺产的产妇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要随叫随到,不能有半点延迟,因此,他们的排班更是紧凑,时刻都不能在产妇的产程中缺席。

宝宝出生后第一个60秒被称为黄金60秒,宝宝会从之前在母体内通过胎盘脐带吸取氧气的状态,切换到要自己去呼吸。可是有一些新生儿,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没办法建立正常呼吸,这时新生儿科医生就要快速为宝宝清理呼吸道、保暖,进行窒息复苏抢救,帮助宝宝建立正常呼吸。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多种器官损伤或造成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科医生进入产房、或手术室时能及时实施抢救,可以大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全面二孩”实施已快满一年,不少家庭已迎来二宝,目前,北京华府妇儿医院的分娩量增长明显,“二孩”也占据了很多一部分,持续增长的分娩量,导致我院的产科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但是面对着一个个健康出生的新生宝宝,所有的辛苦和默默奉献都值得了。

诚然,目前社会上对于医护人员有很多误解,确实不可否认,因为一些误解,医患关系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更要看到的是,我国人口数量大,医护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大多没有相应补偿,在默默奉献,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彼此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

(医务部:李亚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