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幼儿错服维C泡腾片窒息死亡…这些错误的服药方式,千万别再用了!

作者:向辣妈进军 09-16阅读:4116次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

近期播出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

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

因为家长错误方式服用泡腾片

最后导致孩子窒息

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

无效最终死亡

(视频较长,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新闻回顾

18个月大的小牧浩,因为感冒发烧,在一家省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泡腾片,药盒上有一张医院贴的服用标签,上面写着“口服”。

输完液后,牧浩妈妈给孩子直接吞服了一粒6毫米大的泡腾片。然而,服药10多秒后,小牧浩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咳嗽,嘴唇变成青紫色。孩子服药噎住了,小牧浩的父亲用力拍打他的背部,然而未起任何作用。随后,小牧浩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室进行抢救。

第二天下午,小牧浩的父母收到医院通知,孩子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维生素C泡腾片是家家户户的常备药,为何一片小小的泡腾片会要了18月大幼儿的命?

这则新闻一经报道便引起社会,尤其是父母的广泛关注。

有医生提醒:“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也有一些儿科医生表示,直径一般为6毫米的泡腾片即便是干服在喉管里分解窒息的可能性也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性是噎住了喉咙,这就属于“异物卡喉”,临床上常见的还有花生、果冻、小物品、硬币等物品。

不过,医生也都一致认为,干服泡腾片是错误的服药方法。一定要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否则会在胃里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危害健康。

服用泡腾片注意事项

1、建议选用玻璃或搪瓷内胆的杯子浸泡药物,不要选择塑料杯子;

2、一般宜用100ml—150ml的水浸泡,待药物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3、用水不能超过80摄氏度,水温过高会使药物有效成分部分或全部失效;

4、不能用茶水或饮料泡服,因为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物质;

5、要现喝现泡,放置过久后,溶解于水中的药物会因氧化而失效;

6、不应让儿童自行服用,严禁直接含服或吞服;

针对儿童的用药安全,有必要多说几句 ☞ 这份冀连梅总结的《儿童用药中较常见的6大误区》值得收藏转发。

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1/4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

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4种成分,除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现在不主张给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儿童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只需用退烧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一般5—7天就可自愈。

对于儿童高烧不退,通常建议使用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很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不利于恢复体力,反而使病程延长。

药品包装相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同一家药厂生产的不同药品。

例如,儿童常用药诺林滴剂,美林滴剂、艾畅滴剂,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3种不同药品,但最近发现它们的外包装越做越像,不仅是尺寸大小相似,连颜色都趋于一致。

所以,家里备了同一药厂不同药品的家长也需格外小心,给孩子用药前切记仔细核对,必要时找人核对,以避免拿错而给错药物。

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

家长们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上。其实,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

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 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

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 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

例如,退烧用对乙酰氨基酚,但这个成分同时也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由此造成肝损伤。

弄错剂量,毫升毫克分不清

药品有不同的剂量单位,比如毫升(ml)、毫克(mg)等。有的时候,一些医生还喜欢用简写,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提醒家长们仔细识别。

例如,抗过敏的西替利嗪滴剂,2岁以下儿童每次的剂量是0.25ml(相当于2.5mg),有些医生喜欢写2.5mg,如果把这里的2.5mg错看成2.5ml,服用量就达到中毒量,重则死亡,美国报道过这样的例子。

泰诺林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浓度的产品,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是160mg/5ml,而滴剂是500mg/5ml,如果家长不仔细核对浓度,很容易给错剂量。

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好

很多家长迷信海淘,包括药品,其实暗藏很大风险。

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及用法用量。比如小蜜蜂紫草膏,很多商家夸大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

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另外,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中药纯天然,比西药安全得多

西药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

中药由于是祖国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安全。100%植物来源的药物也不代表100%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中药”强身健体,牢记“是药三分毒”。

维生素类保健品当糖吃

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

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提醒家长们,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