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邪感冒病因病机及道家道医小儿推拿方法

作者:道医小儿推拿 10-11阅读:1039次

小儿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发,冬春多见,预后良好。

【病因与病机】

感冒病因,系由感受外邪,侵袭肌表所致。在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坐卧当风、沐浴受凉、调摄不当时容易诱发本病。

1.感受风寒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腠理。寒性收引,致使腠理闭郁,卫阳不得宣发而发热、恶寒、无汗;寒邪束肺,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咳嗽。

2.感受风热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腠理失宣,热乘咽喉,则发热较重、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

3.感受暑邪暑必夹湿,暑湿外袭,卫表失宣,则致发热、无汗、头痛、头晕、身重困倦;湿邪困于中焦则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泄泻。

本病病变脏腑主要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卫。皮毛开合失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寒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等。由于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感冒之后,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证。

【诊断要点】

1.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病。

2.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红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如有兼证,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或高热惊厥,咳嗽,痰吼等。

3.全身症状较重,呈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感冒。

4.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5.外周血象属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升高。

【辨证论治】

1.风寒感冒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处方推攒竹 (开天门 ) 、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30次,掐风池3次,推三关150次、揉外劳宫100次。

加减无汗加掐二扇门5次,拿合谷10次;恶寒重加揉内劳宫50次;夹呕者,加推下天柱骨300次,横纹推向板门100次。

2.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较重,恶风,有汗热不解,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30次,清肺经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50次,清大肠100次,掐揉曲池20次。

加减发热夹痰咳者,加运内八卦50次,推揉膻中150次;夹惊者,加清肝经150次,掐五指节10次。

3.暑邪感冒

证候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腹泄,咳嗽,苔薄白或腻,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处方清肝经、清肺经、清心经各100次,清天河水200次,清大肠100次、推天柱骨200次、推脊50次、揉肺俞5分钟,揉脾俞5分钟。

加减夹食积者,加揉中脘100次,推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封50次,运板门100次;咽喉痛加掐少商5次。

【护理措施】

1.发热患儿应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病室湿度,使其维持在55%~60%左右。

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一般高热时宜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营养半流质和流质饮食。

4.及时处理并发症。

【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知识。在注流行期间,体弱儿和患有营养不良、贫血或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2.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应早期隔离患儿,如有流行趋势,可用食醋熏蒸法将居室消毒。

3.对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穿衣要适当不宜过多,以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儿推拿的知识与相关问题:敬请关注“道医小儿推拿”一点号。道医小儿推拿流派、道家小儿推拿创始人李理谦道长、杨理娴道长传承中华道医学小儿推拿,让更多孩子体验道医小儿推拿的独特魅力。道家道医小儿推拿杨晓老师推广道医小儿推拿疗法,普及道医小儿推拿知识,呼吁学习道医小儿推拿,增强孩子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