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回忆
说起红烧肉,中国人没有人会陌生的(除了一些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日常饭桌上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
我对红烧肉的感情是特别留恋的。因为在我们年轻时,红烧肉是不容易见到,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品尝的高档菜。那红红亮亮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肉,在当时一片青绿以素菜当家的饭桌上,可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肥膄而酥烂的肉,到嘴就到肚,煞是过瘾,且百吃不厌。
我们下乡插队时,平时是吃不到的荤菜。但如果也有吃的机会,那当然是万万不可等闲视之的。
机会之一是聚餐。生产队因送粮外出或加班开夜工,那就会所有的劳动力在一起聚餐,唯一的菜就是红烧肉(当然同时烧的有萝卜等素菜)。那时因为缺吃少喝,在这种场合吃肉可是谁也不客气的,往往动作稍慢的人就会吃不上,我们知青一开始很不适应,还讲究客套,你彬彬有礼,人家早把肉吃完了。渐渐我们也学乖了,而且总结出几句吃肉箴言:“吃肉直奔顶(一盆红烧肉烧萝卜,萝卜在下肉在上,故先把筷子伸向最上面的肉),然后扫四方(抢完了最上面中央的,开始向四周扫荡),切记莫龁骨(啃骨头太费时间),抢先快泡汤(肉和萝卜都没了,就赶紧泡汤吧)。”这招管用,使我们在吃肉时能立于不败之地。
机会之二是过年。我们都在宣传队,到各个生产队演革命样板戏,生产队负责招待。这时的肉是丰盛的,往往上来就是一脸盆,都是肥膘有寸把厚的大肥肉。问题是我们这群人,平时很少吃这么多的肉,用贫下中农的话说,我们是草肠子,吃草行,吃肉多了就受不了了。
看到肉不吃心里不舒服,可吃下去胃里不舒服,闹得不好还会跑肚(拉稀),这可令人纠结得很呀。我们又总结出一个方法,吃饭前先找大队的赤脚医生要几颗食母生片,吃它两片,饭后再吃它两片,果然增强的消化能力(当时是没有吗叮琳这样胃动力的药的)。这样可以多吃几块肉了。其实那里的红烧肉就是放点酱油和盐煮肉,根本不讲究口味,可确实灰常好吃。
机会之三是打拼伙。所谓打拼伙,就是参加吃的人,平均出钱,又称之为“抬石头”。有时我们知青好久没动荤了,真是太馋了,就几个商量买点肉吃,大家平均给钱。
这种场合,大家既不像在生产队聚餐那样风卷残云般地吃相不雅,也不像宣传队有人招待吃得过瘾,只是让自己的肠胃沾点油水,润滑一下。但毕竟也是吃顿红烧肉,还是美滋滋的一件事。当然我们曾经有过每人二斤肉,二斤米饭,连锅巴和肉汤都吃得干干净净的战例,这是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无法想像的事。
红烧肉也是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所喜爱的菜,它是一种加工工艺不复杂,容易操作又脍炙人口的一道菜,虽然它有许多变种,比如东坡肉、坛子肉、扣肉;它的搭配也各各不同,如笋干红烧肉、百页结红烧肉、土豆红烧肉、霉干菜红烧肉、茨菰红烧肉、栗子红烧肉、咸鱼红烧肉等等;各地的口味也会有所差异,上海的红烧肉偏甜,湖南的红烧肉带有辣味,广东的红烧肉酥香滑嫩。但无论什么地方的人,红烧肉总是广受欢迎的。
☟
红烧肉
配料表
主料:
带皮五花肉、川椒、老抽
葱姜蒜、料酒、肉蔻
八角、香叶、桂皮红糖、白酒、生抽
详细步骤
1.带皮五花肉洗干净放人沸水锅中汆水片刻捞出(这样便于切块)
2.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再次放入沸水锅中汆去血水,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少油,放入红糖、生抽、老抽中火熬到糖起泡
4.放入葱段,倒入姜汁和料酒煸炒出香味
5.倒入五花肉翻炒均匀至每块肉都上色,继续煸炒,要让五花肉的油脂煸出,将煸出的油倒出
6.锅中填入适量清水,将调料装入调料包放入锅中,香叶、桂皮也一起放入,撒少许盐大火烧沸,转小火烧1个半小时,待肉烧透汤汁浓稠,撒入味精出锅即可
完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