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酒技术: 黄酒发酵过程的主要特点

作者:唐三镜杨俊丽 06-23阅读:3433次

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新工艺生产黄酒,其酒醅(醪)的发酵都是敞口式发酵、边糖化边发酵、高浓度醪液和低温长时间发酵,这些均为黄酒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

一、敞口式发酵

黄酒发酵实质上是霉菌、酵母、细菌的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发酵醅是不灭菌的敞口式发酵,即使新工艺生产,虽然使用纯种酒母和纯种曲,但曲、水和各种工具仍存在着大量杂菌,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也随时有侵袭的危险。所以,整个黄酒发酵过程是一个带菌的敞口式发酵过程。为了减轻和消除有害微生物的危害,人们采取各种科学措施,确保发酵的顺利进行,防止酒醪酸败。

首先,黄酒生产必须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有效地减轻了各种有害杂菌的干扰。同时在生产淋饭酒或淋饭酒母时,通过搭窝操作,使酒药中的有益微生物根霉、酵母等在有氧条件下很好繁殖,并在初期就生成大量有机酸,合理地调节了酒醅的pH值,有效地控制了有害杂菌的侵袭,并净化了酵母菌,一旦加曲冲缸进入酒醪发酵,酵母菌就迅速繁殖,使发酵顺利进行。在传统的摊饭酒发酵中,不仅选用优良的淋饭酒母作发酵剂,并且以酸浆水作发酵醪的配料,调整了酒醪酸度,使产酸菌受到抑制,浆水中所含的生长素更促进了酵母菌的迅速繁殖,很快占据绝对优势,保证了酒醪的正常发酵。在喂饭酒发酵中,由于分批加饭,使醪液酸度和酵母浓度不致一下稀释得太低,同时使酵母能多次获得新鲜养分,保持继续发酵的旺盛状态,阻碍了杂菌的繁衍。

在黄酒醪发酵中,进行合理开耙是保证正常发酵的重要一环。它起到调节醪液品温、混匀醪液、输送溶解氧、平衡糖化发酵速度等作用,强化了酵母活性,控制了有害菌的生长。黄酒醪发酵虽然是敞口式发酵,通过各种科学的工艺措施来保证这种敞口式发酵的稳妥完成,但不管是传统工艺发酵还是新工艺发酵,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做好生产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还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以大幅度地减轻黄酒发酵的杂菌污染。

二、边糖化边发酵酵

母糖代谢的各种酶绝大多数是胞内酶,低糖分子必须渗透过细胞膜才能参与代谢活动。酵母细胞膜是具有选择性渗透功能的生物膜,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对细胞影响甚大,在黄酒醅发酵时,降低醪液的渗透压是关系到发酵成败的重要因素,而黄酒醪渗透压的高低主要与它所含的低糖分子浓度有关。

理论上讲,当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分时,醪液的渗透压会上升数千倍甚至1万倍以上。黄酒发酵结束时,酒精含量常在14%以上,它大约由20%以上的可发酵性糖转化而来,这么多的糖分所产生的渗透压是相当高的,将严重地抑制酵母的代谢活动。而边糖化边发酵的代谢形式,能使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巧妙配合,相互协调,避免了高糖分和高渗透压局面的出现,保证了酵母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糖逐步发酵产生16%以上的酒精。为了保持糖化与发酵的平衡,不使任何一方过快或过慢,在生产上通过合理的落罐条件和恰当的开耙进行调节,保证酒醅的正常发酵。

三、酒醅的高浓度发酵

黄酒醪发酵时,醪浓度是所有酿造酒中最高的。大米与水的质量比为1:2左右,这种高浓度醪液,发热量大,流动性差,散热极其困难。因此,发酵温度的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关键是掌握好开耙操作,尤其是头耙影响最大。另外,在传统的黄酒发酵中,习惯用缸进行主发酵,用酒坛进行后发酵,酒坛容积小有利于促进酒醅热量散失,从而避免形成高温,防止酒醪酸败。

相对地降低醪液浓度和渗透压有利于发酵,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给水量对提高出酒率有利。根据成品酒精含量标准为15%的需要,以及榨酒、煎酒损耗酒精含量约0.3%~0.4%的规律计算,一般酿制干黄酒,采用新工艺发酵投料时,原料千米形成的饭重、麦曲、投料用水等总重可控制在每100kg干米为320kg左右。

低温长时间的后发酵和高酒精度的形成黄酒是饮料酒,不仅要求含有一定的酒精,而且更需要谐调的风味。

黄酒发酵有一个低温长时间的后发酵阶段,短的20~25天,长的80~100天左右。由于此阶段酒醅品温较低,淀粉酶和酵母酒化酶活性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还在进行缓慢的糖化发酵作用,酒精及各种副产物,如高级醇、有机酸、酯类、醛类、酮类和微生物细胞自身的含氮物质等还在形成,低沸点的易挥发性成分逐步消散,使酒味变得细腻柔和。一般低温长时间发酵的酒比高温短时间发酵的酒香气足,口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