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朋友转介来一位姓周的女士,来到咨询室的同时也带来了厚厚一叠病例和检查报告,与很多前来就诊的人一样,周女士感到胸闷、心慌、呼吸不畅、头痛、有时莫名其妙地心跳加快……每个月她都要去神经内科检查一次,她不能相信医院的诊断,即使每天中药不间断,西药按时吃,身体症状却依然如故,甚至连呼吸都还是一样不畅。
周女士非常能干,不仅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工作中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当被咨询师问道:“周女士,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她皱起了眉头: “勉强算是满意吧,身边的朋友都羡慕我,工作不错,收入也高,就是很累,高收入的工作确实压力很大……孩子也算听话懂事,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发愁……”
周女士皱着眉,想了一下,继续说道: “我老公平时对我也是知冷知热,就是收入没我高,但也不能要求太高是吧……所以,在这个家里,只能靠我努力打拼,我希望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让我家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家庭。”
看来周女士每句话听来都那么合情合理,但每句话中也隐隐透露出她的不满和无奈,她说自己已经好几年不会流眼泪了,自己在朋友们眼中越来越坚强,有时还有朋友来找她支招呢。
我问:“为了做这个在别人的眼中羡慕的榜样,你付出了多少?”
周女士的眼圈瞬间红了:“太多了……失眠、头痛,好几年都没为自己出去玩过,为了给客户演讲买件好点的职业装都心疼好几天,头发也比年轻时少了得有一半……”
细细揭开她的生活,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理想和坚定,她内心的“千疮百孔”都被她合理化地掩盖了。
比如:
老公对婆婆言听计从,她既无奈又愤怒;
每个月挣得不少却总不够给自己添置想要的东西;
每周回自己父母家,“母亲大人”的教诲让她不胜其烦;
工作中,她和上司之间沟通困难,关系紧张,总不知如何相处;
孩子虽然听话,但是身边的人际却是一团糟,郁郁寡欢之下对学习也是全无兴趣,老师开家长会也总是私下里总说孩子不合群…
周女士的种种委屈和不满貌似都被自己那些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合理化了”,还有一个潜台词是:面对种种无奈,我的抱怨毫无用处。
于是,她不再诉苦,经常去看励志的电影、书籍给自己补充“能量”;她努力工作,尽量不去想和上级的关系;她努力照顾家人,尽管有很多不满也都压抑下去,何必弄得家里不快乐呢;她将自己的情绪密封起来,埋在了理想生活这个城堡的地下室里,直到身体出现了问题,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这时她不得不停止之前的忙碌,可还是不愿接受被深埋的委屈,而将一切归结为自己还不够坚强。
然而,那些她潜意识里的“委屈和不满”并未消失,潜藏在自己身体里不时地敲击着她的心房,发出有力的呐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给那些“愉悦的、满足的、平静的”等情绪贴上“积极”的“好”标签,而给“伤心的、压抑的、痛苦的”等情绪贴上“消极”的“坏”标签,从而,只允许自己“积极”的情绪,对“消极”的情绪忽视和打压,仿佛有了“消极”的情绪就不是正常的人!
实际上,情绪感受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所谓的负面情绪。情绪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它是一个邮差,它送出的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内心,每当有情绪出现,它不仅是在告诉别人,同时更是在提醒我们:有些事情在我们内部发生了,或许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了,如果我们对它不理不睬,或者只想消灭它、压抑它,它不会自行离开,而是变成长久淤积在阴暗角落里的泥潭,愈发污浊腐朽,等我们闻到它发霉发臭的味道时,身心健康想不受影响又怎么可能!
那么,我们在生活里怎么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呢?下面就来介绍两种简单有用的方法:
放松法:
倾听接纳我们的坏情绪,承认它,接受它,首先,尝试深呼吸,当你感到紧张的时候,跟着适合自己的冥想音乐做一做冥想,让自己全身放松,心情保持平静。其次,多对自己说:慢下来,一切都会变好的。
这是一个有效的自我引导和暗示,最后,告诉自己其实没那么糟糕,孩子考试不及格、被上司训了一顿、爱人不理解自己,这些确实会让我们心生烦躁,但是试问下自己,慢慢进行沟通,过一段时间,这些事情还会重要吗,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切也没那么糟糕。
思想交流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同他人交流的欲望和需要,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尤其是悲伤的、无力的,这样不仅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而且还会加重自己的焦虑、烦躁情绪,久而久之还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找一个有能力倾听、理解的咨询师把它们表达出来,说出自己心里真正的感受,在之后,你往往可以感受到心里的情绪能够开始流动起来。
焦虑、压抑、困惑等消极情绪也许就像阴霾的乌云,人们时常以为乌云密布会让自然万物失去光彩,殊不知,云涌云散是天空最自然的律动,而乌云背后的蓝天也永远在那里等着我们。
正如我们内心的种种情绪都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真正开始接纳它们,才会拥有真正平和坦然的内心!
特别推荐
孩子厌学、情绪化、考试压力
同学关系、亲子冲突、家庭教育问题
公众号搜索“知子花家庭教育”即可关注我们
知子花小助手微信:Lifetree-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