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爸爸引发了“众怒”。因为他在送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竟然送!错!了!网友纷纷表示这一定是个假爸爸。
令大树老师更难过的是,这样的“假爸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是妈妈带孩子,爸爸的角色实则是缺失的。
然而,调查发现,家庭教育中,爸爸参与的越多,孩子就越优秀。
▲
1个好爸爸,胜过100位校长
因为爸爸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爸爸身上具有的特质和个性,是妈妈没有,也不能模仿的;所以带来的结果就是,爸爸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妈妈无法替代的。
爸爸的品质、性格和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1、爸爸有助于强化孩子的性别认同
以前班上有个男孩,平时都是妈妈带。久而久之,男孩就变得懦弱胆小,优柔寡断。因为爸爸对孩子教育常年缺位,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榜样。
对于男孩来说,爸爸一般都是自己崇拜和学习的对象。经常跟爸爸相处,能够直观地学习爸爸与人交往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模仿爸爸的言行举止。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男性特质。
相反的,如果跟爸爸缺少相处,那么孩子学习的对象只有妈妈,可能会缺乏属于男性的阳刚之气。
而对于女孩来说,爸爸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女孩对男性的最初认知都是来源于爸爸。跟父亲相处和交流的过程,都是女孩了解异性,学习如何对待异性的过程。事实证明,拥有父亲高质量的陪伴,女孩会成长得更加开朗乐观,与异性相处也能自信坦然。
所以,爸爸参与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更顺利地建立性别认知。
2、爸爸让孩子更独立
有句古话说“慈母多败儿”,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种命运相连的感觉使得妈妈对于孩子更加宠爱。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也时刻以保护为主,不让孩子参与有危险的活动,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孩子有一点儿磕着碰着,都心疼得又是哄又是抱的,恨不得天天把孩子捧在手心里。
而爸爸的带孩子的画风则完全不同。一般都是“放养”状态,只要孩子不会出现危险,那就由着他自己。
相比于妈妈,爸爸的心更“大”。他不会替孩子包办一切(可能自己也不会),更多的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出门的时候,也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摔倒了就自己站起来。
可能孩子会因此受点小伤,但换来的却是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没有妈妈的保护,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都会更强,遇到难题,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习惯于大人的帮助。
3、爸爸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智商
很多人觉得智商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不会产生影响。其实,年纪越小的孩子,大脑没有发育完成,父母的教育方式完全有可能提高或者压抑孩子的智商。
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同样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妈妈带孩子一般就是在家里,陪着孩子画画图,看看书,或者是给孩子讲讲故事、唱个歌等。即使是出门,也就是散散步而已。
爸爸就不同了,踢足球、跑步等这些跑跑跳跳的运动,都是爸爸才会放心带着孩子一起玩的。经常跟爸爸一起运动的孩子,自己也会养成运动的习惯,更何况孩子本身就好动。
医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主要依靠外在刺激。也就是说,孩子运动多了,外在刺激也就多,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再加上爸爸带孩子的粗心和没有耐心,当孩子遇到不懂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解释得很清楚,这样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有助于孩子的独立思考,从而提高智力。
4、爸爸有助于孩子未来关系的建立
什么样的男人不能要?遇到这个问题,很多女孩子都会给出一个答案——妈宝男。什么是妈宝男?就是指那些,谈恋爱或者结婚之后,仍然事事征求妈妈的意见,把“我妈说”奉为行为准则的男人。
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成为绝对主角,就是妈宝男养成的重要条件。爸爸的长期缺席,会导致孩子没有办法从妈妈的影响下脱离出来,直至成年后仍然凡事以妈妈为中心,无法胜任一个好丈夫和好爸爸的角色。
爸爸对孩子的陪伴,除了行为榜样之外,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果爸爸对妈妈是尊重、关心的,那么男孩子也会想爸爸一样对待妈妈和除她之外的女性;女孩子则会在无意识中更加倾向于选择拥有父亲同样特质的异性作为伴侣。
如果缺乏爸爸的陪伴,女孩的潜意识就会渴望父爱,而容易沉迷于浅薄的男女关系中。男孩子也会错误地认识爸爸在婚姻、家庭中需要扮演的角色。
男人和女人的天然区别,导致了两个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教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孩子的人格建立和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教育,理所当然需要爸爸妈妈的共同参与。
所以,爸爸们都不要偷懒哦,你的参与能够让孩子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