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应采用“三要三不要”原则

作者:纽宝育儿 09-20阅读:2854次

阅读,不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也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项技能。父母与孩子一起共读,称之为“亲子共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家长们在享受亲子阅读时,采用“三要三不要”原则,能够更好的提升阅读效率。

  要演

  这点很好理解。给孩子读书时,根据内容做一些演绎。最基本的就是伴着丰沛的感情读出来。比如大老虎说话要压低声音,紧急的情节语速加快。另外,还可以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掺进一点语气词、拟声词,也可以配合动作。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推进和表达故事,也更符合孩子对多元表达形式的喜好,以此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本薄薄的书里竟然能藏得下这么丰富有趣的世界。

  要勤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故事机、讲故事APP、有声书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确花样翻新,也给家长带来了很多便利。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恰到好处的音效,点哪哪响的机关,还有会唱歌的、讲双语的……于是很多家长选择了用这些产品来代替自己与孩子共读,把自己从口干舌燥、分身乏术中解脱。

殊不知,亲子阅读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孩子听了多少本书,而是和你共同度过了多少愉悦的时光。讲故事产品可以与亲子阅读穿插结合,但绝不能完全代替。再标准的普通话也抵不过妈妈熟悉的音韵,再高级的科技也不如爸爸温暖的臂弯。多年后,长大成人的孩子回想起这段时光,他怀念的一定不某个故事有什么情节,而是偎在父母怀里的温暖感觉。

  要慢

回想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你是不是读完文字就翻到下一页去了?遇到少字或者没有字的部分,停顿几秒钟就匆匆翻过了?这可不是绘本的正确阅读方式。

同一本绘本,成人的关注点往往落在文字上,读过文字,这一整页就算都读过了。孩子(尤其是尚未识字的孩子)却恰恰相反,他们的关注点是画面。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着一幅图也能研究上半天的原因。

何况,绘本本来就是文字和图画都在讲述故事的书,甚至有时候图画会比文字含有更大的信息量。想想为什么无字书可以在绘本中占有一席之地你就明白了。对于优秀的、经典的绘本来说,任何一幅画面、一个细节,甚至是封面、封底、环衬的部分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隐含着作者的意图。

不要指读

指读,就是指语言读到哪里,手指就指文字指到哪里。前面我们说过,绘本是文字和图画都要欣赏的艺术作品,如果家长总是指读,手指势必会遮挡画面,影响阅读效果。并且,孩子会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文字上,从而忽略故事本身,得不偿失。

有的家长认为,指读会帮助孩子识字。一个字一个字指给孩子看,告诉他发音是对识字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要明确,读绘本、课外书并不是为了识字,我们还是要把重点回归到书籍本身,来欣赏书整体的美。想识字,还是通过专门教学的书为好。

不要提问

你一定这样做过:读完一本书,问孩子“咱们刚刚讲的你还记得吗?”“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呀?”“你觉得小熊那么做对吗?

阅读完成后,简单讨论感想就好,读图画书的目的是发现快乐,不要总想着给孩子提问题,造成紧张感。把阅读图画书当做一种游戏,一种娱乐,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图画书的美好和乐趣。

不要评论

这里的不要评论,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家长很喜欢边读边做出评论。比如故事里讲某个孩子做错了事,读到这里时,就要加一句“你可不要跟他学啊”,后面孩子受到惩罚,就说一句“看,是不是不能跟他学,受惩罚了吧?”或者翻到某一页图画特别精彩,也要加一句“瞧,这个画得多棒!”

尽管这些评论都是出于教导孩子的善意,但完全不利于阅读。再次强调,我们要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试想你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电影,突然旁边的观众打断你并给你剧透,你作何感想?

亲子阅读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其中却包含大学问,一件事如果我们要去做,那就必须得做好达到事情本身应该达到的目的,而不是花时间做一些没有效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