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A问:刚满月的小孩为什么一到夜晚九点多就一直哭闹?
鲍教授回答:如果是每天固定时间段开始哭,考虑是肠绞痛。肠绞痛一般发生在出生后两个礼拜-4个月之间,少数能持续到6月,20%的宝宝都会发生肠绞痛,肠绞痛其实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目前有关肠绞痛的原因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也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一般都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家长不要过分担心,以安抚为主。对肠绞痛的判断一般先要排除其它疾病,比如肠胃炎、肠套叠、肠梗阻、便秘等。另外肠绞痛有很明显的特征:
1、在出生后3周内,很少持续3个月以上;多在4-6月龄消失;
2、多发于傍晚,俗称黄昏哭;
3、几乎发生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每周至少有3天,持续至少3周;
4、宝宝哭闹的同时不停蹬腿或身体蜷缩;
5、爆发性、持续性的哭闹,可能持续好几个小时;
6、安抚只能暂时有效,一旦停止安抚就又哭闹起来。
那么该如何安抚呢?
裹襁褓:给宝宝用小被子轻轻包裹,包裹紧了可以给宝宝一个相对束缚的感觉,会让宝宝觉得相对安静,感觉回到了子宫里;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趴在家长的胳膊上,这样对宝宝的肚子有压迫,会觉得舒服一些。
宝妈B问:宝宝肚子一直都很大正常吗?
鲍教授回答:有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和上面的妈妈们说一样,肚子总是圆鼓鼓的,像充了气一样,其实,宝宝肚子鼓鼓的一般是这3个原因:
1、还没发育成熟的腹肌让宝宝的肚子看起来鼓鼓的。宝宝的小肚子,看起来圆鼓鼓的,是因为小宝宝的腹壁肌肉还没发育成熟,却要装和大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腹肌力量不够,所以宝宝的小肚子会显得比较突出。
2、肚子大大的是因为宝宝是腹式呼吸。小宝宝主要用腹式呼吸,会让人感觉肚子动的幅度大,显得鼓鼓的,这属于是正常现象。
3、有些宝宝肚子圆鼓鼓的,可能是胀气了。如果宝宝进食不当,吸吮太急促;或是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过度哭闹;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的奶嘴孔不合适等,造成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然后引起宝宝胀气。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体内的糖分没有充分分解生成气体,极容易引起腹胀。
如何判断宝宝是胀气了?
通常,大多数宝宝肚子大鼓鼓的都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宝宝在喂奶后常可见到轻度或较明显的腹部隆起,有时还有溢乳,但宝宝安静,腹部柔软,摸不到肿块,排便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妈妈就不用太担心了。但是,如果宝宝腹胀并伴有呕吐,生长缓慢等的现象,建议妈妈最好咨询专业医生。
宝宝胀气了不舒服怎么办?
宝宝已经胀气了,这个时候妈妈要帮助宝宝把肠胃里面的空气排出来,可以通过拍嗝、飞机抱或者排气操等方式帮助宝宝排气。
1、拍嗝。宝宝在吃完奶后,妈妈需要通过拍嗝帮助宝宝排出多余的气体,妈妈用一只手的手臂托住宝宝的屁股,让宝宝自然的趴在你的肩膀上,另一只手呈空心状,从宝宝的背部中段,自上而下地拍,注意动作轻柔,帮助宝宝把气体排出。
2、飞机抱。妈妈把宝宝的身体搭在小臂上的一侧,让宝宝头靠近您的肘关节,妈妈如果感觉到宝宝的肚子已经放松下来了,这就表示妈妈抱对了,这也是最快能让肠绞痛宝宝安静下来的方法。
3、给宝宝做排气操。做排气操时,把宝宝放在妈妈的大腿上,脚对着你。手指放平,在宝宝肚子上画圈圈。开始先在宝宝的左腹部自上而下画一个字母“I”,这能使肠道里的空气往下走,通过结肠排出体外。接着做一个颠倒的“L“型按摩,使气体沿着横向的肠道往下走,排出体外。在宝宝的肚子上画一个颠倒的字母“U”,字母下方是宝宝发紧的肠道,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动作可以重复多次,按照宝宝的接受程度做排气操。
宝妈C问:出生五十天的宝宝,常会紧紧攥着拳头,手脚使劲脸憋的通红,发出“嗯嗯”的怒声,怎么回事?
鲍教授回答:由于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胃是呈水平状的,肠道蠕动不规则或者蠕动过快,容易出现肠胀气、肠绞痛或肠痉挛,这种现象最晚到4-6个月才会得到改善。
母乳宝宝尤其容易出现肠胀气,尤其是2-3周后、妈妈奶量充沛、宝宝吃奶过快吸入过多空气、平时俯趴较少、拍嗝较少的宝宝,更容易肠胀气。那么缓解肠胀气的方法有哪些呢?
1、给宝宝按摩腹部。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
2、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或吃完奶以后,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妈妈的腿上,轻轻地拍宝宝的背部,直到宝宝打了嗝。
3、飞机抱。将宝宝面朝下放在你前臂上或者腿上,轻轻摇晃。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通常面朝下,平时妈妈在活动时,子宫里的宝宝也会感受到轻轻的晃动,和这个动作的感觉比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