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纸尿裤会O型腿?贵人语迟?枕秃是缺钙?20大育儿谣言各个击破

作者:医知袋鼠 01-22阅读:3436次

新手父母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宝,希望从各种途径获取有益于宝宝成长的育儿方式。

但由于老一代的育儿观念大部分已经与新时代脱节,再加上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很多照抄来的育儿方式有些可能并不科学,甚至是“谣言”。

家长必须擦亮双眼,学习并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才能不掉坑儿。

袋鼠麻麻专门整理了20条大家关心的谣言和真相,从「缺钙」、「母乳」、「纸尿裤」、「饮食」、「相貌」等方面帮大家扫清育儿路上的迷茫和困惑。

1、新生宝宝要吃米糊,母乳吃不饱

辟谣:生命最初六个月的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建议:婴儿在生命前六个月应得到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准。之后,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为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营养需求,应给婴儿提供营养充足且安全的辅食。

如果孩子对母乳过敏,轻中度过敏不建议直接停掉母乳,而是建议母亲停用引起孩子过敏的食物,看孩子的过敏症状是不是有所减轻;若不能减轻,说明孩子的过敏很严重,可能需要停掉母乳,换低敏奶粉。

2、宝宝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辟谣:母乳的成分并不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变化,千万不能简单地以母乳颜色的深浅及稀稠度作为判断母乳是否有营养的标准。

6 个月后,不是妈妈的奶水营养变少了,而是宝宝需求增高了。

有人可能会说,那相对营养还是变少了呀!

那些人忘了关键一点——一般宝宝在 6 个月后,便开始添加辅食了,营养的来源也从单一的母乳变为多种食物。营养够不够,关键看辅食的添加。

辅食添加不及时、搭配不科学,即使用最好的奶粉去替换母乳,孩子的营养仍然不够。

3、羊奶比牛奶更接近母乳

辟谣:羊奶和牛奶的营养差别并不大。

真要比较的话,以模仿母乳为目标,“人工调配”出来的婴儿配方奶才能够“接近母乳”。但没有任何一种配方奶能完全等同于母乳,更不能替代母乳。

4、6个月必须断夜奶,否则影响以后睡眠

辟谣:对于宝宝断夜奶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主要根据大人和宝宝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6个月是否断夜奶,对宝宝以后的睡眠没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从3-4个月起,宝宝已经能很好地建立昼夜节律了,白天有固定的小睡时间,通常睡3-4个小时。晚上为长睡眠,有的宝宝晚上睡眠连续可达6个小时。因此,从这时候起,家长就应该开始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了。

如果宝宝不是因为饿了或者尿了醒来,就不要打扰他。待宝宝到了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宝宝就不会那么容易饿了,夜奶也就吃得更少,很多宝宝都仅有1次夜奶或到早上才吃1次。

如果宝宝夜间醒了要喝奶,家长要注意观察他的喝奶量。如果喝奶量与之前每次相同,那说明孩子还是饿了,应该坚持夜间喂养。但如果宝宝喝奶量少,也没有其它不舒服的表现,那可能只是因为习惯使然。为了宝宝和妈妈都能休息好,这时可以逐渐地给宝宝减少夜奶的次数。

5、辅食做的越烂越好消化

辟谣:宝宝辅食性状根据月龄增长逐渐变化,而不是越烂越好。

过于精细的辅食,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影响口腔肌肉的发育等。

一般建议在宝宝6个月左右时开始添加辅食,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哦!

由于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添加辅食要按照: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量到多量、从单一到多种的渐变过程。

6、宝宝不吃盐会没有力气

辟谣:天然食物和母乳中的钠完全可满足宝宝身体对钠的需求量,1岁内的宝宝,不建议吃含食盐的食物,而是吃原味食物。只需饮奶量和辅食量正常,就不用担心缺钠,更不用担心没力气。

宝宝的味觉比大人要宽广,不能把大人的味觉习惯强加给宝宝;加之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还容易造成宝宝拒绝没有味道的原味食物。

宝宝吃盐过多的危害:

1)宝宝吃盐过多会加重肾脏代谢的负担,影响肾功能健康,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水肿、高血压等。

2)吃盐过多还使宝宝容易感冒。

过多摄入盐分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从而使细菌和病毒存在于上呼吸道;

高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细菌,使病菌乘机“兴风作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高盐还可抑制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3)还有研究表明,儿童血中钠浓度越高,个子越矮;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

7、宝宝眉毛剃掉重新长出的黑?

辟谣:宝宝眉毛长得是否黑、浓密和刮不刮没有关系。

宝宝皮肤娇嫩,大人一个手抖就可能给宝宝带来破损甚至感染,不建议刮眉毛。

一般2、3岁眉毛就会比较有型。

8、剪睫毛能使睫毛变长

辟谣:睫毛的长短、浓密与否,都和宝宝的营养和遗传有关。

相反,睫毛剪短后,宝宝的眼睛反而会因灰尘、细菌进入引起感染。

9、宝宝身上有青色胎记是因为没去胎毒

辟谣:胎记就是胎记,和什么毒无关。

胎记主要因为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发生了异常的增生,从而导致的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

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才逐渐发病。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

10、捏宝宝鼻梁,鼻梁会变挺

辟谣:五官多与遗传有关,顺其自然就好。

捏鼻梁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宝宝鼻腔受损。小时候塌鼻梁可能是假性的,等前囟门闭合后就会慢慢变挺。

11、宝宝不用洗脸,母乳擦擦就行

辟谣:宝宝虽小,但也要干净的好伐?为啥不给娃洗脸!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涂抹在脸上,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

母乳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还会堵塞宝宝的毛孔,影响皮肤代谢,长此以往易出现皮脂腺炎和毛囊炎,使皮肤出现红疹、长痘痘等问题。

同时,蛋白质还存在致敏的可能,不利于皮肤健康。

12、嘴里有口气,上火了

辟谣:口气的常见原因是胃食管反流。

若宝宝没有出牙,一般和胃食管反流有关,注意拍嗝即可;而已经出牙的,要注意是否有龋齿。

13、骨密度低是缺钙

辟谣:发现骨密度偏低,这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还真不是缺钙了,而是生长旺盛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

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因为其骨骼生长速度快,体内储存的钙大量用来促进骨骼生长,所以骨密度自然会变低。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了解骨骼强度、预测骨折风险或是监测相关疾病治疗反应,比如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等。

不建议儿童常规检查做骨密度检测。

14、睡觉不踏实是缺钙

辟谣:缺钙可不背这个锅!

睡觉不踏实常见于这4种原因:

1)肠绞痛:该现象一般在宝宝4~6个月的时候自行缓解;

2)环境不佳:如声音嘈杂、光线过于明亮、室温太热等;

3)肠胃不适:比如宝宝大便有时特别干、有时特别稀;

4)家长过度干扰:比如担心宝宝饿,夜里叫醒宝宝喝奶就是不对的。

这几种情况跟缺钙毫无关系。

想要安稳睡眠,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一般建议室温控制在24~25度,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同时,不要给宝宝盖得太厚,这样宝宝睡起来也会更安稳。

15、枕秃就是因为缺钙

辟谣:别闹!枕秃不一定就是缺钙!

宝宝缺钙时,血钙浓度降低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多汗,宝宝会通过摩擦头部来缓解不适,从而诱发枕秃。

但大多数宝宝是因为以下原因而形成的枕秃:

1)容易出汗

小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控制出汗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刚入睡时和吃奶的时候,往往头部容易出汗,刺激头皮发痒,宝宝会通过摩擦枕部来止痒,使得枕部的毛发折断,出现枕秃。

2)长时间躺着

小宝宝颈部肌肉尚不发达,大部分时间躺着,或枕在大人的臂弯里,枕部软组织势必受压,压迫发囊,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而影响其毛发的生长。有的孩子喜欢头偏向一侧睡觉, 而出现该侧头发较另一侧稀少或发秃。

3)长湿疹或过敏

小宝宝头部长湿疹,导致头皮痒,或对寝具中的尘螨及其它物质过敏导致呼吸或皮肤不适,使得宝宝喜欢摇头或摩擦枕头,引起枕秃。

出生2个月后,几乎每个宝宝都会出现枕秃现象。不要给宝宝穿戴和覆盖过多,减少出汗,是减轻枕秃的好方法。当宝宝每天以坐和走为主时,枕秃就会消失。

16、抱起来摇晃宝宝会使宝宝易睡

辟谣:抱着摇晃宝宝,宝宝可能不是睡着了,而是被你摇晕了。

大力无声的摇晃,宝宝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会造成头或脑的损伤。

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宝宝,或长时间多次快速摇晃宝宝等,会引起“婴儿摇晃综合征”。

安全着想,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大力的摇晃宝宝,并且告诉其他照顾宝宝的人。

如果在宝宝哭闹时,习惯性的抱着宝宝轻轻的来回走动、轻摇哄睡是可以的。

17、语言发育慢的是贵人

辟谣:“贵人语迟”不过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说辞,说话早晚跟贵不贵人无关。

正常情况下,宝宝之间会有4~6个月的语言发育差异。1~2岁大的宝宝,语言发育的差异程度极大。

对于说话晚的宝宝,家长要尽量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说话时,放慢语速、吐字清晰。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性的,一类是病理性的(也就是语言发育迟缓),病理性的说话晚家长一定不要忽视。

造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性疾病、宫内胎儿脑伤、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感染、头部外伤、重金属中毒等因素造成的语言器官或听觉器官的功能损伤,以及孩子患有自闭症等疾病,都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这些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除了多跟孩子交流沟通外,最重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所以,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说话晚的问题,并不是“贵人语迟”一句玩笑了之的,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宝宝在其他方面也落后于别的孩子,更不能轻视,自己拿捏不准的,还是交给医生来诊断比较好。

18、把尿比纸尿裤好

辟谣:婴幼儿自主排尿功能要随着神经系统、尿道括约肌等的发育而逐步完善。

如果把尿太早,很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2岁左右幼儿就能很好地自主控制排尿便了。

19、穿纸尿裤影响男宝以后的生殖功能

辟谣:纸尿裤对男宝的影响除了避免随处大小便外,真的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如果真影响生殖功能的话,那生产纸尿裤的厂家早倒闭了。

这个锅,纸尿裤真的背不动!

之所以会有“穿纸尿裤会影响男宝宝生殖功能”的说法,是认为:穿戴纸尿裤,会造成宝宝会阴部温度升高,而高温会影响睾丸产生精子,还会造成精子畸形、活力降低等问题。

东华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恒温模具婴儿来模拟宝宝穿着纸尿裤的真实状况,用注射器向纸尿裤内注射与尿液温度相同(37℃)的液体,来模拟婴儿的排尿过程,同时用温度记录仪测试并记录纸尿裤内的温度变化。

实验发现,在宝宝排尿以后,确实会使纸尿裤内的温度升高,但温度升高小于1℃,排尿后纸尿裤内的温度不超过37℃。所以,家长不用担心穿纸尿裤会引起宝宝会阴部温度增高的问题。

再者,男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时,他的性腺就开始发育了,等到足月的时候,生殖器就已经发育完全了。所以,家长也就无需担心纸尿裤会影响宝宝生殖器发育了。

还有的家长担心,纸尿裤内温度升高1点儿也是升高啊,这会不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呢?精子可是很怕热的呀。

这一点家长又多虑了!其实,在青春期性成熟之前,男孩是不会产生精子的,他的睾丸里储存的只是精原细胞。

那纸尿裤会对这些精原细胞造成影响吗?也不会!因为在胚胎时期,精原细胞就存在了,母体37℃是它适宜的生存温度,而穿纸尿裤虽然会使局部温度有所升高,但也不会超过37℃。所以,穿纸尿裤也不会对这些精原细胞造成影响。

20、穿纸尿裤会O型腿

辟谣:O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是膝关节变形引起的,和穿纸尿裤无关。

纸尿裤主要接触的是宝宝的髋部和大腿根部,并没有接触到宝宝的膝关节和小腿,说纸尿裤影响宝宝腿形,真的没有任何依据。

新生儿时期的宝宝,腿形呈O型很正常,胎儿时期妈妈子宫里太拥挤,宝宝出生后的腿都有些弯曲,甚至有的宝宝平躺的时候会竖起来。

等到宝宝慢慢学会站立行走,可以通过观察双侧膝关节是否会向外凸出,如果无凸出,则判定为生理性膝内翻,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会喜欢使用内八字方式走路。

大概到了宝宝 2 岁左右,腿会自己慢慢变直,但又由于生长发育或走路习惯等原因,又开始变得有点 X 型腿,最后到了 7~8 岁的时候,腿型会又慢慢变直,恢复正常。

大家还听过哪些育儿谣言?

留言区,等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