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作者:重庆简信云 02-11阅读:5568次

据调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频繁,升学的压力一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学前教育“小学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有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幼儿园这种“超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情形的产生?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1、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推波助澜

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担心人家的孩子都学,自己孩子不学怎么办?明知是因为过早地接受教育,让幼小的孩子对学校产生逆反心理,可是不上教功课的幼儿园,家长又担心孩子起跑晚。

2、部分小学入学需要考试,图轻松考出好成绩

尽管许多地方不允许小学入学考试,但据了解,仍有部分设有入学面试以此来分班,这也是促使家长选择过早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在孩子升入小学后,孩子成绩不理想,使得家长认为是因为幼儿园没有打好基础。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隐形危害不容忽视

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幼儿教育重点是教什么:

1.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应努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包括生活作息习惯、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等。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后面的学习和生活就很简单。

常言道:一年养习惯,十年改习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2. 培养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

而现在很多孩子这方面是欠缺的,有的已经上了中学,还不会管理时间,做事总是磨蹭,需要家长不停的催促。总是丢三落四,每次上学还需要家长帮忙整理书包……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的能力,令人堪忧。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3.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知欲和上进心,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作为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幼儿阶段,注重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家长必读:幼儿教育的危害有多大?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陈鹤琴先生曾在“活教育”原则中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