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大脑”去世,“更聪明大脑”出生 婴幼儿”小”大脑探秘

作者:S城育儿 03-19阅读:5553次

01

3月14日,科学界的传奇人物,“宇宙之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离世,这一消息引发各微信群和朋友圈一片哀思和悼念。

虽然网上每隔几年都会“流传”一次霍金去世的消息,甚至有脑洞大开的阴谋论者认为霍金早就被一个“冒牌货”所替代了,但这回是真的了。其家人已发表声明证实,霍金在英国家中去世,享年76岁。

霍金的离世是全人类的损失。然而“最聪明的大脑”去世,会有“更聪明的大脑”出生。

随着脑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人父母的年轻一代在育儿工作上越来越懂得科学养育,智慧育儿。相信在华人妈妈的一致努力之下,未来会有一大批跟史蒂芬·霍金一样聪明的华人大脑诞生。

02

人类的大脑因复杂而神秘被称之为“三磅重的宇宙”。随着各种先进的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从关注成人大脑发展到全生命阶段,探索婴幼儿的“小”大脑开始成为科学家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类的大脑有将近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里有1万个神经突触连接。这样复杂而庞大的神经系统网络发展出我们的认知、情感、记忆、思维。相关数据显示,宝宝出生前大脑已经有50万亿神经元的连接,3岁时大脑里神经元连接达到1000万亿,比全世界互联网连接还要多10倍。


神经元结构的完整性是神经元连接的物质基础,它对婴幼儿的智力、情感、语言以及行为能力的发育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新生儿出生之后,大脑中有很多神经元并未连接,并且这种连接在3岁之前会出现激增,这些激增在很大程度上由婴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决定,这个阶段是刺激宝宝脑力的功能和结构的重要时期。

脑科学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前3年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婴幼儿的大脑每天都在变化,从视觉、听觉、语言,到抽象思维、高级认知,宝宝的每一个发育关键期,都是神经元连接的结晶。

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Peter Huttenlocher对婴儿大脑的研究结果显示,婴儿的每次新体验都会导致脑内突触连接数目增加,突触密度显著增大。当接触的东西多了之后,脑部就开始筛选突触连接的数目。一个突触使用的次数越多,存活的时间就越长,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的突触就会死亡或消失。

初生婴儿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25%,1岁以后是成人的50%,3岁时就达到成人脑重的75%,最初的3年内宝宝大脑发育是最快的,以后发育速度变慢。

大脑在生命的最初3年里可塑性很强,可以被修改和塑造,这意味着宝宝第一年里的经历和体验将决定着她未来的能力。如果宝宝早期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滞后,还可以对他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以预防在以后发展中出现一些长期问题。

美国非常重视0~3岁儿童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早期干预”计划为0~3岁儿童提供成长式服务。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存在发展迟缓或滞后问题(如20个月仍不会说话),就可以给早期干预服务中心打电话,让他们来进行筛查和测试,并提供免费干预和治疗。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就是早期语言发展有障碍,后来经过相关部门的干预,进步非常快,已经可以在正常的班级上课,中英文都可以正常交流。

03


由此可见,0-3岁是宝宝大脑生长、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宝宝接触外界刺激越多、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就越密集、讯息传递得更快,传递量也更大。即宝宝大脑的刺激越丰富,利用率越大、就反应越快、越聪明。

如果在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没有给予宝宝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那么有些潜能可能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永远发挥不出来。

如何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发挥宝宝“小”大脑的最大潜能,促使宝宝的成长达到最佳状态,让宝宝更聪明,是每个妈妈最关心的话题。下面我参考相关研究数据,结合自己养育双胞胎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

营养摄入、科学喂养、家庭环境、微生物、睡眠质量、运动、情绪等因素都能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其中营养在婴幼儿大脑发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科学家研究了0-3岁婴幼儿的营养与大脑发育、认知表现和大脑神经元连接之间的关系,发现关键营养元素给大脑神经元网络提供了重要支持。

研究发现,蛋白质、DHA、卵磷脂、胆碱、叶黄素、神经鞘磷脂等都是宝宝大脑发育重要的营养元素。

蛋白质用于婴幼儿维持各种组织的新陈代谢,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DHA促进大脑和视网膜发育,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记忆、提高智力。

卵磷脂含量越高,神经元传递速度就越快,记忆力就越强;胆碱是参与记忆存储的重要神经递质;叶黄素与宝宝的记忆、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神经鞘磷脂有助于神经元连接,加速传递,发展大脑。

婴儿期最好的食物是母乳,婴儿期所需的营养几乎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同时含有丰富的DHA、卵磷脂、胆碱、叶黄素、神经鞘磷脂等重要的营养元素。母乳喂养对均衡小宝宝体内的肠道菌群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母乳喂养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和抗体,但母乳不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婴儿能够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也可以额外补充维生素D3滴剂。



2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

宝宝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所以他们会对大自然如此痴迷,能从自然界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人类的学习极其依赖各种感觉和周围环境,与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相比,人为的玩具看似功能炫目,实际上提供的可能相当有限,宝宝很快就能穷尽并感动厌倦。


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都显示,探索大自然可以让0-3岁婴幼儿的各种感官接收更多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刺激,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探索大自然可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丰富大脑神经元的链接。把宝宝带到室外去跟大自然亲密接触,草地、海滩、树林,山川,在自然界中玩水玩沙,宝宝们可以乐此不疲、专心致志地玩很久。



到大自然中去玩耍是宝宝认识世界,锻炼感知觉,发展身体动作,以及发展智力的最好机会。

不过,最近一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婴幼儿呼吸微粒空气污染可能会损害脑组织,破坏宝宝的认知发育。所以妈妈们还要注意给宝宝提供干净安全的自然环境,雾霾天气就少去户外活动了。

3给宝宝丰富的视、听、触、嗅、味感官刺激

研究表明,及时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以及运动和平衡等环境刺激的宝宝,比缺乏环境刺激的孩子,大脑重量可能会多20%。

新生儿时期,可以多锻炼宝宝的视、听、触、嗅、味五觉。比如在室温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让宝宝光脚丫,光身子锻炼触觉。

妈妈在喂奶时多跟宝宝唱歌、聊天,多喊宝宝名字,平时用多种声音、多种音乐,多种语言(中文、外语、方言等)来刺激宝宝的大脑,锻炼宝宝的听觉。

通过视觉游戏开发训练宝宝的视觉,让宝宝看得更清更远、观察敏锐、增强记忆。不过宝宝不同阶段使用的方法不一样。

0-6个月是视觉发育的“黑白期”,多给宝宝看黑白色。比如类似靶心的黑白玩具,在宝宝眼前来回晃动,以增强他们对黑白色调的敏感度。

6-12个月是视觉发育的“色彩期”,可以多看红橙黄绿蓝紫等各种色彩。早期多看纯度高,易于辨认的三原色红、黄、蓝。后面逐渐让宝宝接触其他混合色,买些带铃的彩色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宝宝看了会觉得兴奋,对视觉和大脑发育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1-3岁是宝宝视觉发育的“立体期”。宝宝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这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


4良好的亲子互动促进宝宝大脑快速发展

及时回应宝宝发出的讯号,不要担心宠坏宝宝。研究表明,被严重忽视的孩子,其脑部扫描图中负责情感依附的大脑区域会发育不良。

搂抱、轻拍、全身的抚触、按摩,对视、对话等都会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举高高、抓痒游戏等都是很不错的亲子互动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空间感和感官触觉,发展宝宝的智力发育。

亲子阅读是最好的亲子互动。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最新研究结果建议,亲子阅读从出生就可以开始了,家长可以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图书进行亲子阅读。绘本是学龄前儿童最好的亲子阅读材料,几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开始读。

5话痨妈妈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好帮手

研究发现,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婴儿大脑只对人类的声音和互动有所反应和辨识。即便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通过专注地倾听,也能从我们所发出的声音中有所学习和收获,他们会对我们的情绪和手势做出回应,并开始将声音和词语的意义相对应和联系。



而当宝宝在看电视或看iPad等电子产品时,他们好像在学习,但是研究证实这种学习效果比起宝宝与人互动时的学习效果要差很多。也就是说,家长与宝宝多交谈多互动,跟他们介绍新鲜事物,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看电子产品好很多。

因此如果妈妈是个话痨,在洗衣、做饭、拖地、叠被子,在车上,去户外等任何时候,都不停地跟宝宝说话,那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会很有帮助。而且还是刺激宝宝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也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宝宝的安全感。



“3岁看大,7岁看老”,0到3岁是婴儿脑部发展的黄金时期,把握这段时间给予宝宝脑部充分的刺激将会持续影响一辈子。以上建议希望对妈妈们有用,为了将我们华人的下一代养育得更聪明更健康,大家一起努力吧。

作者:80后宝妈Apple Liu(美国Seattle)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在国内高校从事多年心理教育工作

2013年定居西雅图

育有一对四岁龙凤胎Yasmine和Justin


更多育儿知识及育儿资源,请关注我们公众号:S城育儿,微信号:scyr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