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走路比晚走路聪明?宝宝学步的3个误区,你肯定中过招!

作者:亲子育儿说 04-18阅读:1069次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关心的大事。

在小区里面,要是谁家小孩到了1岁以上还不会走路,那些“热心”的阿姨就像炸开锅似的,积极地给你指点迷津:

“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走路,要补钙呀!”

“平时多给孩子做做学步车,学得可快了。”

“我看还是孩子腿没劲,多让宝宝扶着走走。”

宝宝走路晚,不仅小区阿姨会着急,很多父母也会着急。看着别人家的宝宝10个月便已经能到处跑了,而自家娃14个月还只能由家人牵着走,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在父母圈中,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说法“走路早的宝宝聪明”,这更是使得某些父母对宝宝走路早晚充满着各种担忧。

宝宝走路早聪明?

那么,宝宝走路早晚真的跟智商有关吗?真的是走路越早越聪明吗?

从宝宝出生到会抬头,再到翻身、独坐、爬行、扶站……每个宝宝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所以早走路好还是晚走路好,并不能一概而论。

况且,目前并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走路早的孩子要比走路晚的聪明。宝宝走路的早晚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制约:

穿衣因素

夏季由于穿得比较少,衣服对宝宝的运动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一般宝宝学步比较快,而寒冷的冬季,由于穿得比较厚重,动作没那么灵活,所以宝宝学走路比较困难。

生理因素

宝宝的高矮胖瘦对走路的早晚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长得高的和长得胖的宝宝,一般都没有长得矮一点和瘦一点的宝宝学步快。长得高,身体重心不稳,长得胖,腿部支撑的力量不够。

所以,宝宝走路早还是晚,爸妈没必要那么纠结,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但是要是到了8个月宝宝还不能独立坐起来,13个月还不能独站,16个月还不能行走,那就需要提高警惕,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

宝宝学步的三大误区

在宝宝学步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容易进入这3个误区:

误区一:直接学爬不学走

很多父母害怕宝宝在地上爬,会接触到很多的细菌,所以干脆不让宝宝学爬直接学走。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抬头、翻身、独坐、学爬、扶站、扶走、独站、独走,是宝宝发育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过程宝宝都是在为以后的发育打基础。

学爬就是宝宝学走之前一个关键的的环节,通过爬行宝宝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和肢体的协调性,为日后稳健的大步行走奠定了基础。

所以,要想宝宝走,首先得让宝宝学爬。

误区二:使用学步车

为了帮助宝宝早日学会走路,很多家长在宝宝会扶站会是扶走的时候,就给宝宝使用了学步神器——学步车。

宝宝坐在学步车里面,既不担心摔着,而且宝宝想要去哪里,只要脚稍稍使点力,一下子就能滑过去。

其实学步车不仅不能锻炼宝宝走路,还会影响宝宝的学步。学步车使用起来比较省力,对宝宝腿部的力量锻炼不足。

并且由于宝宝还小,骨骼发育还不完善,过早的把宝宝放入学步车里所谓的学走路,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0”腿或者是“x”。

误区三:给宝宝穿学步鞋

以为怕地板脏或是地上比较凉,所以很多父母在宝宝学步的时候都给宝宝准备了学步鞋。

其实这种做法恰恰不利于宝宝学步。在学步初期,宝宝的身体的重心不稳,时刻需要宝宝脚趾加大抓地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穿上鞋,宝宝无法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低头走路的习惯。

所以宝宝在学步之初,最好是光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