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先认清这5个问题再看!

作者:原子妈咪 05-05阅读:4382次

几乎没有宝宝的疾病是不能用“积食”来解释的,积食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下面欢迎我们漂亮的美女医师@林萍萍 来给大家讲讲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积食】



积食是什么概念?


我翻遍了西医书籍,没有找到相似的说法。中医的定义也是含糊的。


大意就是孩子吃多了东西,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引起孩子各种问题。


因为受限于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古人对疾病没有正确认识,有限的认知造成错误的认识,人们根据自己的猜测,以为脾和胃是相邻的,所以脾是辅助消化的,也就有了“健脾健胃”这一说。


但其实脾脏只有造血和免疫功能,所以认为宝宝“脾胃虚弱”这种理论完全是古人臆想出来的概念,并揣度出“积食”这么一个病症,然后将没有能力解释的咳嗽、发热、便秘、口臭等都归因于这个病症。


我们进入21世纪了,现在提倡科学育儿,别再沉溺于陈旧的理念啦。


01


积食VS咳嗽


脾虚生痰,郁热炼液为痰?

您可能因果关系搞错了。


在经济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咳嗽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也会导致食欲暂时下降,但绝大多数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


此时我们最主要的是照顾好宝宝,改善他生病过程中不适,多数不需太多药物干预,等待疾病自然康复即可,恢复后宝宝胃口也会随着改善。


处理: 在咳嗽期间宝宝已经很难受,我们保证宝宝基本热量摄入即可,难以达到营养均衡全面,就不要折腾宝宝“消食”、“化食”啦。



02


积食VS发热


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这道理看似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是人体是个很精细的系统,体温由下丘脑控制和维持平衡。


正常状态下,下丘脑设立体温调定点,多数是36-37℃,并指挥肌肉和肝脏的代谢活动进行产热,以及皮肤血管、出汗和肺部呼吸进行散热调节体温平衡。


发热常常是宝宝受到感染第一指示事件,感染后引起机体炎症反应,内源致热细胞因子进入血液并被运送到下丘脑前部,在那里它们诱导前列腺素合成突然增加,特别是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2提高了下丘脑体温的设定点,因此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就升高了。


发热是人体自我防御反应之一,适度体温升高有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所以积食与发热并无本质上联系。“消食”、“化食”及“调理脾胃”对退热没有多大帮助。



03


积食VS便秘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容易便秘?事实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


便秘诊断比较复杂,治疗也因病而异,所以,不能单纯通过“消食”来解决。


除了少见器质性原因,多数宝宝便秘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我们叫做“功能性便秘”。


婴儿和儿童容易发生功能性便秘的三个阶段:


1、饮食引入固体食物后

2、如厕训练

3、入学


这3个阶段需要家长细心照料和正确引导。


如果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大便在直肠中积累并变硬,导致排便疼痛,宝宝由于疼痛而拒绝排便时,大便更容易在直肠中积累并变硬,导致恶性循环,是慢性便秘的一大诱因。


处理:


对于出生不久就便秘的婴儿,应仔细评估可能的器质性原因,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症、肛门直肠异常等;而配方奶喂养发生便秘的宝宝还需考虑是否存在牛奶蛋白过敏。


对于开始吃辅食的婴儿如果发生排便困难,家长应该给予适当水分摄入,并可以给宝宝吃一份富含山梨糖醇的果泥,比如桃泥、西梅泥、梨子泥;如果直肠内有非常硬的粪便,偶尔可以使用开塞露,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对于如厕训练中发生便秘的宝宝,需暂时停止厕所训练。等待两到三个月再重新开始如厕训练。


孩子在饭后更有可能发生排便,特别是早餐后,这时可以鼓励宝宝在坐便器上坐大约10分钟,每天一次或两次;或者一旦觉得宝宝有排便的意愿,尽可能鼓励宝宝坐在马桶上,并且试图给予积极的鼓励,无论孩子是否成功,避免惩罚或强迫宝宝。


入学后,有些宝宝有些不愿意在学校使用公共厕所,因为它不熟悉或者太“公开”,宝宝会抑制自己排便意愿。


父母定期询问孩子的排便情况。家长应该询问是否宝宝觉得使用学校公共厕所有尴尬宝宝排便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餐后在家里进行。


另外学校活动量大,消耗水分多,补充水分和膳食纤维对于缓解便秘也是有所帮助的。



04


积食VS腹泻


很多家长认为腹泻与积食也有关,有时给宝宝吃的药也是“通肚子”的,这往往让疾病雪上加霜。


腹泻主要原理是肠腔内存在过量的液体,这是由于分泌到肠腔中的液体增加,或者肠道吸收水分减少。


急性腹泻多见于感染、肠腔内有不可吸收物质(如吃了比较多含有山梨糖醇食物、乳糖不耐受等)、肠蠕动过快导致液体吸收时间缩短;慢性腹泻多见于感染、过敏性肠病、炎症性肠病。


腹泻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目的是为了把肠道内病原体、有害物质等冲刷出去,排出后,肠道黏膜会自我修复,腹泻自然就好了。


但腹泻不能靠额外药物来“通肚子”来促进恢复,这样做可能对宝宝肠道黏膜损害更大,并且更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进一步流失。



05


积食VS夜惊


《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大人肠胃不适也睡眠不好,而宝宝肠胃不舒服也容易频繁夜醒。


但是频繁夜醒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是不是睡眠环境不好,如盖得太多太热、气温过低、空气过于潮湿或干燥、衣物粗糙刺激、皮肤湿疹不适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还可能因为白天玩得太兴奋导致夜间做梦。


另外还需考虑一点常见的因素——肠痉挛。


肠痉挛通常发生在晚上6点至半夜12点之间,常常安抚无法奏效。


肠痉挛可能只是宝宝对刺激异常敏感,比如母乳的妈妈喝很多奶制品、喂得过饱、喂养姿势不当吸入过多空气;或者是宝宝难以“自控”,宝宝抑制神经元还没发育成熟,有时情绪爆发,他往往不能调节自己神经系统。


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这种肠痉挛的现象,会逐渐改善。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肠痉挛有时是宝宝对妈妈所吃的某种事物过于敏感,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长期无法缓解的肠痉挛则需要排除是否牛奶蛋白过敏。


所以,宝宝有任何不适,找对原因最重要,不要什么都往积食上去想,而忽略了疾病本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