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不在儿科相见!不吻孩子手和嘴,不要冲孩子喘气。不和孩子共用餐具,不和孩子入嘴同一个食物,孩子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最近,一则关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消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称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疱疹性咽峡炎”。
对此,记者走访多家医院采访,了解到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成人过多的与儿童密切接触,存在感染风险。
亲密接触?或存传染隐患
“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医生警告家人,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唾液,和唾液飞沫传染的。”朋友圈转发的这一则警示,令诸多家长开始注意与幼儿的接触。最近,记者从济南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获悉,现在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林爱伟主任告诉记者,与往年同期差不多,每年的4-9月份就会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现在一天在门诊接触到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就能占到门诊数量一半以上。”正如朋友圈转发的信息一样,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就是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一般高烧38.5℃以上,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
针对网友提出的密切接触会传染的说法,林爱伟表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大人如果是病毒的携带者,就可能在亲孩子的过程当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但是这类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成年人发病少见,这种传播可能性较少。而且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呼吸道传播外,还有个重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另外,根据目前就诊的情况来看,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在托儿所、幼儿园之间,不少小朋友会相互传染中招。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孩子在接受正规的治疗同时,疾病在一个星期内会有所缓解。”林爱伟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被感染就过度紧张,针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本身来讲,家长不必过分担心,目前也没有针对这类疾病的特效药,尽早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如果不是重症,就加强观察,38.5℃以上时,可以吃退烧药等。
口腔溃疡?实为疾病征兆
“孩子今年4岁了,最近总是厌食,不吃不喝。一开始嘴里长了几个口疮,还以为是夏天喝水少上火了,但是逐渐地数量增多,还伴有呕吐发烧,才到医院来检查。”记者采访了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家属,多多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一张嘴口臭明显,越是严重越厌食。
“多多妈妈的情况,正是很多家长犯得问题,孩子初期的口疮其实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征兆,并不是因为饮水不足导致。”林爱伟主任解释,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疾病的感染病毒种类相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发病地点有所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病在口腔内部,大多数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口腔上颚、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疱疹。
由于早期症状与感冒、溃疡类似,很多家长忽略治疗,可以时常查看孩子的口腔,看是否能在口腔黏膜发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这也是疱疹性咽峡炎最直接的特征,孩子形成的疱疹与常见的溃疡不同,一般为黄白色凸起的脓疱,周边伴有红晕。咽峡部疱疹通常1-2天即可破溃成溃疡,持续4-5天后溃疡愈合。疾病预后良好。
针对于日常该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林爱伟提出建议,婴幼儿应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尽量远离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幼儿园要做好晨检,发现有症状的患儿要及时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他人。此外,孩子口咽部会长疱疹甚至溃疡,此时患儿会比较痛苦,要准备流质好吞咽的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能会导致高热抽搐,如发现患儿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偶感风寒?别把疾病看成感冒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张建春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早期的表现是发烧,只有等到咽部起了疱疹才能确诊,很多家长在疾病初期,常被误以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
这两种疾病家长应该如何区别?张建春提醒,一般在夏季如果宝宝持续高烧,就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宝宝发烧后变得不太愿意吃东西,老是哭闹不止,口水也总是流下来,就要留意观察宝宝的口腔咽部变化,看看是否有疱疹。一旦怀疑是疱疹性咽峡炎时,最好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诊治,切不可当成普通感冒发烧而继续自行用药。
如果宝宝(尤其是三岁以下患儿)有以下症状,可能是重症病例,家长需要格外注意:持续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末梢循环差、肢体抖动、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象异常等。
对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做好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较大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小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喷一些药,以减轻局部疼痛感,促进疱疹溃疡面的愈合。最后,爸爸妈妈要注意随时观察宝宝口腔黏膜的情况,以便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