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破解新生入园焦虑那些事儿!

作者:中幼网 09-07阅读:3031次

九月份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用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家园双方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熟悉的人分开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1

焦虑的原因

1.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2.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

3.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的溺爱。 

4.自身性格与经验。

2

幼儿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断断续续的哭泣,吵闹的动作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但是看见父母或其他亲人出现时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

幼儿入园时哭闹的类型

1. 恋物型

表现:睡觉时要抱着东西才能入睡,这件物品不在身边时情绪难以安定。

对策:允许孩子带着这些物品上幼儿园,家长在接孩子回家时检查是否带着物品回家。

2. 畏难型

表现:因害怕某件具体的事情而哭闹,家长自身要明白,实际这些孩子一旦和家长分开就能快速融入集体。

对策:接纳理解孩子,然后给予帮助,必要时与老师沟通,让老师适当地给予孩子回应和帮助;家园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3. 撒娇型

表现:哭给家长看,一旦与家长分开就能快速融入集体。

对策:“你是一定要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是一定要上班的,但是只要一下班就会到幼儿园来把你接回家”。

4. 安全感极度缺乏型

表现:要求坐在教室门口哭,或坐在老师身边哭,一整天都在哭闹中度过。

对策:如果条件允许,家可以最好在一段时间内陪同孩子上幼儿园。

5. 依赖成人型

表现:一旦身边没有老师就会哭闹,适应期会比较长。

对策:“老师是所有小朋友的老师,不是你一个人的老师,你牵着老师的手要老师陪你,会影响老师的工作”;给孩子一张全家福照片,满足心理需求。

4

幼儿长期焦虑可能造成的危害

免疫力下降、生病频繁、更加胆小、不愿意讲话、无法独立入睡、不愿意讲话、做噩梦、食欲不振。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正确行为

和孩子到幼儿园时……

可以试着这样做、这样说……

1. 活动小提示:

爸爸妈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及环境,看看幼儿园和教室里有什么。

爸爸妈妈介绍老师给孩子认识,爸爸妈妈与老师低碳化。

请孩子尝试在幼儿园和教室里找出喜欢玩的东西。

替孩子在幼儿园外围、教室里与老师和喜欢玩的东西拍照。

在家里展示照片,并把照片放在小相簿里,让孩子随时观看。

给孩子具体的赞赏。

2. 谈话小提示:

“这里就是你的幼儿园了,你每天会和老师、小朋友在这里玩。”

“你看看幼儿园的门口,幼儿园也有名字,就是XXXX。”

“告诉爸爸妈妈你在幼儿园附近(或幼儿园里)看见了什么。”

“这位就是你的老师了,她是X老师。”

“X老师很喜欢和你玩,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这里就是你的教室了,我们一起看看教室里有什么。”

“告诉爸爸妈妈你在教室里看见了什么。”

“在幼儿园(或教室)里找出一些你喜欢玩的东西,然后告诉爸爸妈妈吧。”

“你在这张照片里看见了什么?”

3. 给孩子一句具体赞赏的话:

“你真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幼儿园和老师谈话。谢谢你啊。”

“你真棒,常常自己翻阅幼儿园小相簿,想要认识幼儿园和老师。”

当孩子吃饭时……

可以试着这样做、这样说……

1. 活动小提示:

给孩子能吃完的份量以鼓励孩子自己进食。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切勿催促孩子进食。

容许孩子弄脏衣服、桌子及地面。

提醒孩子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

提醒孩子要坐好进食。

爸爸妈妈示范一手握紧勺子,另一手稳稳地拿着碗,舀起食物,张开口,把食物放入口里,用牙齿咀嚼食物(约十下),然后吞下。

爸爸妈妈做出很喜欢进食的表情。

让孩子观察和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

着重让孩子用牙齿咀嚼食物后吞下,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

给孩子具体的赞赏。

2. 谈话小提示:

“你看看,爸爸妈妈拿着勺子在做什么?”

“你可以跟爸爸妈妈拿着勺子一起吃早餐吗?”

“爸爸妈妈用牙齿咀嚼食物。”

“爸爸妈妈用什么把食物咬开成小块?”

“唔……真美味!”

“你看看,爸爸妈妈把食物吞了。”

“你会怎样拿勺子?”

“另一只手怎样拿着碗?”

“你会自己舀起食物吗?”

“你嘴里有什么东西帮你咀嚼食物?”

“你会吞下食物吗?”

3. 给孩子一句具体赞赏的话:

“你的牙齿真有用,能把食物咬成小块,然后再吞下食物。”

“你做得很好,会拿着勺子自己吃东西。”

当孩子获得别人帮助时

可以试着这样做、这样说……

1. 活动小提示 :

爸爸妈妈可与孩子说一些说“谢谢”的故事。

爸爸妈妈要经常留意自己的行为,注意对身边的人要有礼貌,经常向别人说:“谢谢。”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习和模仿。

爸爸妈妈给孩子食物时,提醒孩子说:“谢谢。”

孩子说出:“谢谢”时,爸爸妈妈竖起拇指称赞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对一些仍未能用说话表达的孩子,爸爸妈妈可鼓励他用身体语言表达,例如微笑点头,同样要称赞孩子的这种表现。

给孩子具体的赞赏。

2. 谈话小提示 :

“加加是位很有礼貌的小朋友,老师分点心给她的时候,她会说什么?”

“我知道你也是很有礼貌的小朋友,老师分点心给你的时候,你会说什么?”

“爸爸也是位很有礼貌的爸爸,妈妈递给爸爸一碗饭的时候,爸爸会说:‘谢谢。’”

“为什么我们要说‘谢谢’?”

“什么时候,我们要说‘谢谢’?”

“你在学校吃点心的时候,你会向谁说‘谢谢’?”

“你在家里吃东西的时候,你会向谁说‘谢谢’?”

“妈妈替你洗澡的时候,你会向妈妈说什么?”

“爸爸替你拿东西的时候,你会向爸爸说什么?”

3. 赞赏的话 :

“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懂得说谢谢。”

家长忌跟孩子这样说 :

有的家长为了吸引孩子进幼儿园,提前把幼儿园说得天花乱坠,等孩子进幼儿园后,发现不是家长讲的那个样子,孩子一方面会因失望而不愿去幼儿园,另一方面会不再信任家长,以后再讲多少去幼儿园的道理,就都没用了。(如: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好吃的,老师像妈妈一样。)

也有的家长会以幼儿园的规矩来恐吓孩子,希望收收孩子的骨头,让孩子听话,这样的孩子对幼儿园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入园适应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如:再不听话就送幼儿园去,让老师好好管管你。)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熟练,不会在家长包办替代的情况下出现,也不会在“你怎么这么笨,一点点小事都做不好”的贬低打击下成长。只有在不断得到鼓励、赞赏与肯定的氛围中,在耐心的引导下,小进步才能成长为大进步,小能力蜕变为大能力,让孩子获得自己可以做、自己能够行的自信。

-------------------------------------------

来源:幼师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