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童幼儿园遭异物卡喉身亡:意外发生黄金五分钟一定要把握好

作者:Hello蓝豆 09-14阅读:2112次

早上在刷微博的时候,突然刷到一条新闻。

9月10日,湖南益阳一男孩在幼儿园遭异物卡喉不幸身亡。

这时候就让人不由得让人想问,老师呢?

在观看监控视频的时候才发现,当孩子被卡了两三分的时候老师都没在身边。

看着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时候痛苦的样子,我在痛心的同时也在愤怒!

我愤怒老师为什么不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异样,我愤怒孩子的监护人为什么不多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我祈求着要是孩子身体难受的时候知道去找老师,那这一切悲剧是不是都可以避免?

可发生的事实无法更改,我们能做的就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就在我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又看到了一组刺眼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3000儿童死于气道异物。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常会发生一些小意外,但只要采取恰当的急求措施,完全不会涉及到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而“气道异物”并非像疾病那般强大,只要简单的几个简单措施,当事人就会脱离危险。但为什么仍有这么多孩子死于“非命”呢?抱着这个疑问,我问了几个熟悉的妈妈!

原来,有些妈妈根本不知道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是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办法。

所以呢,接下来我要给妈妈们分享一个我在网上学习的最有效办法,以便妈妈们在关键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反应。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危险并非离我们很远,它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幼儿在小时候是不懂得明辨是非的,不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是有害的;其次在孩子口欲时期的时候,喜欢用嘴巴去尝试不同新鲜的东西,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宝宝就会乱吞异物,造成窒息;最后,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候嬉笑、打闹或啼哭时容易将食物、异物卡在喉咙。

我们的目光没办法寸步不离的聚集在孩子的身上,即使在家里。也许在我们转身倒杯水的瞬间,孩子就会吞进去一些危及到他们生命的的东西!

一旦发生此类情况,这个时候监护人切莫手忙脚乱,在医学的角度来讲——小孩子如果被食物噎到,并且进入气管,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5分钟内,如果5分钟内还无法将堵塞物取出,那孩子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监护人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我们最先想到的办法可能是给孩子拍背,或者用手指去抠喉咙,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情况更加危险。这两种做法都有可能导致掉入气管的异物,更深入气管。

所以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被美国称为“最佳急救法”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但针对不同的年龄,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所不同:

如何确认孩子是否被异物卡喉了呢?当孩子吸入异物后,一般会有以下过程:咳嗽——声音浑浊——呼吸困难——皮肤、嘴巴发紫——失去意识。

这时候妈妈们要注意了,在孩子还能够用力咳嗽、大声哭闹时,说明呼吸道未被完全堵住,此时应鼓励孩子用力将异物咳出。

当发现孩子无法咳嗽、无法呼吸但是意识仍然清醒的时候再进行海姆立克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气道完全被阻塞,如果发现气道已经完全阻塞了(呼吸困难、不咳嗽、脸色变紫等),就应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在准备施救的同时应拨打120。

【1岁以内的宝宝】

应该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1岁以上的宝宝】

站在宝宝背后,双手放于宝宝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

1、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

2、持续几次挤压,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注:如果成人发生气管异物,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适用于成人】

如果是成人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是应该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我们总以为我们把孩子保护的很好,危险就不可能触碰到我们的孩子。

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可能是一颗葡萄,一个果冻,一个口香糖。这些看似平凡的常物,但都有可能是危及我们孩子生命的利器。所以在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要留心,有时候学一些简单急救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假如发生了意外,我们懂得怎样做?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像小男孩一样的悲剧了呢!

我也希望这个办法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学会!我想你也是,所以动一动你的小手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