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人跟孩子说这 6 句话,当妈的一定要阻止,影响性格发育

作者:宝妈育儿微课 12-02阅读:2260次

现在的父母亲由于生活压力大,很少有能全职在家带孩子的条件,多数家庭的情况就是老人在帮忙带孩子,对此我们当然应该心存感激。

但尊重、感恩不等于可以就原则问题妥协,涉及到教育孩子的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达成一致意见。

尤其老人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说这几句话,那当妈的一定不能觉得不好意思,而是要及时出面阻止!

听到老人这样说,一定要阻止!

1、“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无条件接纳、尝试分离、尝试独立、建立安全感。而无条件接纳是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

如果亲近的人总是对孩子说 “不要你了”、“不爱你了”、“我走了”,孩子在“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两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安全感就会出现问题。

如占有欲强;爱妒嫉;长大后就会特别“粘人”;幼儿园、小学粘老师;中学谈恋爱。总之,会不断寻觅,找到一个在他面前自己最重要、最被接纳的人。

而且,这样的威胁一方面会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另一方面也侧面传达给他们“要让别人听话,可以用威胁的方式”这样的思想!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够正直诚实善良吗?

2、“爷爷(奶奶)帮你……”

当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需要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而老人因为心疼孩子,事事代劳,就剥夺了孩子的锻炼学习的机会,在无意识中扼杀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技能,不仅需要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技能技巧,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遍一遍的操作、熟悉,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中掌握。

3、“别碰……别动……离远点……”

老人看护孩子由于害怕“意外”,特别强调安全,延长“襁褓期”、过度保护,这不让摸、那不让碰,这里有细菌、那里太脏……从而在养育过程中,出现触觉剥夺的问题。

在所有的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从肌肉关节到全身皮肤,每天都有无数的触觉信息不断输入大脑。

如果孩子的触觉不足,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比如出现感统失调、肢体不灵活、大脑的分辨能力弱、缺少自我意识,长大后还可能出现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困难、人情冷漠等等问题。

4、“快叫叔叔!快叫阿姨!害什么羞啊!不懂事!”

孩子不愿跟人打招呼,不一定是不懂事、不礼貌,而是紧张!看似打招呼是件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

尤其对一个个性格相对谨慎慢热的孩子来说,打招呼并不是“学习懂礼貌”这么简单,而很有可能是一次与紧张情绪纠缠的艰难搏斗。

如果成人不能够正确观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强迫孩子打招呼,很有可能引发他对这件事情的逆反心理。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用力把他“推出去”的结果往往是他以更快的速度“跑回来”,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加紧张和焦虑,久而久之会影响她的社交能力。

5、“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一般老人说这句话的情境有两种,一是孩子犯了错误,理应受到批评的时候,一句“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就成了一切庇护的根源。殊不知,小事不教育,孩子会越来越不以为然。

另一种情境,是在大人说一些特别的话、做一些特别的事的时候,应该避讳孩子却又没有避讳时,以孩子小根本不懂为理由反驳。殊不知,耳濡目染就是一种教育。而孩子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成人的想象。

成人不应该自欺欺人,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能够接受到的信息格外敏感。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的吸收新知识和认识新世界

6、“都给你,这都是专门给你的!”

老人因为心疼孩子常常会把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玩具都给到孩子,并且会强调“这些都是你的,以此来增强孩子的满足感”。这样的举动会令孩子认为这个世界都是以他为中心的。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只强调孩子的需求,而不会表达出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

而这种不表达的话,孩子会误以为你是没有需求的、你是不需要个人空间的,误以为你没有界限的需要。

并且,孩子还会把这种认知延展到与其他人交往之中,比如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的交往。而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在日后的生活中会造成社交能力的缺失。

到底怎样沟通老人才会听呢?

然而,平心而论,照顾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儿,尊重老人也是美好道德。但是老人家的做法确实过于老套而不够科学。

怎么沟通老人才会听,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那么,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1、嘴甜、嘴甜、嘴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一定要记住,孩子是你的。婆婆和亲妈都没什么义务帮你带孩子,所以帮你带孩子的老人家一定要心存感激。

不要吝啬感谢的话,有事没事送点小礼物,不用太贵重,关键是心意,陪她们出去逛逛街,先让她们从心底信任你的为人,再认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难了吧。

切忌以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态度斥责老人带孩子的不是。那只会将关系弄僵,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对老人的提醒要简单扼要,不要过多啰嗦

很多妈妈因为过于担心所以跟老人讲解的很详细,其实老人也记不住,而且还会因为不信任而很不开心,只要叮嘱最重要的事就可以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被别人反复叮嘱“注意给孩子加减衣服”“别给孩子吃生食”“一定不要爬高”等等,像个唐僧一下,谁都会烦啊!

3、借着“权威”人物的嘴说事

老人家是很要面子的,被当众指责了,肯定会觉得下不了台,这个时候她可听不进去你的意见,反倒觉得你太不尊重她。

所以,给老人家提意见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假装不经意地可以通过别人的事例聊起来。这样心平气和地交谈更容易成功!

4、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让孩子教育老人

其实很多时候,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更让老人家顺从。因为隔代亲嘛,孙子说出来的话总是对的。

所以,把孩子培养得独立,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做点简单的家务,在老人家想插手的时候,果断地拒绝,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5、用自己的缺点说服老人

如果跟老人家分歧太大的时候,不如牺牲自己,用自己成长中的惨痛失败经历换取老人家的转变也是值得的。

比如,你不让小孩吃巧克力的时候,她却偏要偷偷塞给孩子吃。你可以告诉她,你小时候就是吃多了巧克力所以牙齿一直不好。

每个老人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相处久了自然会知道用哪一招比较管用。总之,你不能硬碰硬,也不能自以为年轻学问多啥都对。

不管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在隔代教育这个问题上都会有分歧。

慢慢来,磨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