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机!全面二孩也于事无补,生个孩子为什么就这么难?

作者:母婴社区 01-04阅读:4287次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已三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反而迎来大幅下滑。或许政府需要采取更加务实的鼓励生育政策,才能避免中国陷入“人口危机”。

“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华尔街见闻网报道,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16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出生人口攀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新高,但2017年就降至1,723万,2018年将大幅下滑。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出生人口约占中国1/10的山东省,多个地区出现出手人口下滑。2018年上半年烟台市、潍坊市、德州市出生人口分别同比减少16%、18%、22%。这说明: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2018年出生人口或降至约1,500万以下,即减少13%以上。

众所周知,1978年至2013年是中国严格计划生育阶段: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双独二孩”政策纷纷出台。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的2左右(1970年代之前为6),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严格计划生育未能出现。

中国的生育率下降速度前所未有,当前不仅远低于2.45的全球平均水平,还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低生育率将导致中国人口将于2024年至2031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的力度。

再从育龄妇女的人口数量分析: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2030年20至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7年减少31%,其中25至30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44%;预示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1,100多万、较2017年减少1/3。

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础,成本约束成为了如今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顶后持续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

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生得起养不起。2004年至2017年房贷收入比(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从17%增至44%;现实中不少居民通过消费贷、信用贷等形式凑集购房资金,这意味着实际的房贷收入比更高。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许多家庭被迫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费用高昂的一个重要原因。

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患病率上升,病因越来越复杂,一些病症越来越难治。家庭在做生育决策时必须考虑未来可能的医疗费用。庞大的医疗养老负担也影响了人们的生育意愿。1995年至2017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2.4倍,远超可支配收入9.2倍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