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保护孩子,我们真的做到位了吗?

作者:河北故事广播1079 01-16阅读:3833次

心养育 共成长

亲子关系课堂

河北故事广播

保护孩子,我们真的做到位了吗?

——妈心理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绝望感。

究竟是怎样的恶魔,才能残忍到对手无寸铁、烂漫天真的孩子痛下杀手?

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们,在面临突如其来的伤害时,内心又经历了怎样的惊恐与绝望?

作为妈妈,一想到类似的不幸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便心痛得难以承受。

事件回顾:2017年1月4日15时许,覃鹏安携带菜刀来到凭祥市小聪仔幼儿园,持刀先后砍击覃某霖、覃某芹等12名幼童,致4人重伤,8人轻伤。在场教师阻拦并呼救,覃鹏安翻墙逃走,后到公安机关投案。

2018年22日12时15分,建昌县红旗街路段第二小学门前,一男子驾车驶入路左,逆向行驶,冲撞过路人群,随后驾车逃离现场,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截至17时30分,已造成6名未成年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几代人的敏感神经;而且儿童娇弱、无反抗能力且清白无辜,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不能为犯罪者施加暴力开脱。无论如何,无论存活于世是何等艰难、生活如何失意,都不是暴力犯罪、尤其是向完全无关、无辜的弱势群体施暴的理由。

校园恶性伤人事件,对孩子而言,伤害远不止身体上的。无论是否被打伤,目睹惨剧发生的强烈刺激,足以让这些孩子多日被噩梦惊醒,甚至拒绝再去上学。大部分亲眼目睹或经历过的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如何判断孩子在经历恶性事件后,是否出现心理创伤?

妈心理成长学院的老师们给出了判断的方向:

观察孩子在情绪、行为上的反应,便能略知一二。

在情绪上的异常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恐惧、害怕、紧张、担心、无助、警觉性增高等。

具体表现:难以入睡、容易惊醒、会容易有惊跳反应。有些儿童甚至会出现情绪反应的躯体化表现,比如头痛、头晕、腹痛、腹泻等。

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尿床、发脾气频率增多、攻击性行为增多、不能与父母分离、退行性行为(即出现比实际年龄更幼稚的行为)等。

一旦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上述类似表现时,那说明孩子很可能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创伤。

一旦发现孩子遭受到心理创伤,家长又该如何进行治疗?

妈心理成长学院的默薇老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妈心理·建议

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陪伴。

家长需要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任何情绪行为反应,陪伴孩子做他爱做的事情,不指责,不批判。

其次,平时应该遵守的规矩要照常进行。

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破坏原本应该遵守的某些规矩。不少家长可能会有愧疚,会想方设法补偿孩子,给孩子买礼物,或允许孩子无节制地玩游戏、看电视等,这样会破坏平时的规则,不可取。

第三,鼓励孩子通过绘画、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遭遇,宣泄自己的情绪。

而家长则要避免情绪激动,调整好自己,同时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当孩子把情绪的垃圾倾倒出来,正能量才能住进去,有时候,爸爸妈妈的一个拥抱,就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保持警惕,及时的引入心理干预。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如做噩梦,产生逃避和社交退缩等行为,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在此期间父母也要密切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妈心理

编辑:田蕾

责编:王玉倩

监制:杨美楷

公众号ID

hbgsgb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