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是迷信还是说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科宁国学文化 01-23阅读:4743次


以前在很多农村地区,人们认为人偶有病疼,是魂不附体所致,若能及时招呼游魂归来,即可解除病痛,消灾免祸。这种民俗在形式上各地不尽相同,被叫魂的对象主要是孩童。孩童若惊哭不已,或突发高烧,则有家人认定其惊悸失魂于某处,乃一人持小孩衣履,以秤秆衣之,一人张灯笼,一前一后,一人呼小孩之名,一人叫“回来吧”,两人一呼一喊至某处,持衣者张开衣履象征性地一张一闭,抑或把它挟在腋下,高呼小孩名,另一人应声“回来了”。如此,则以为失魂已被系住,即可返程。一路上尚需一呼一应,直至家中孩童床前,随即把衣履穿在小孩身上,再呼应一遍,就以为灵魂已经复体。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了幼年记忆对于人的个性和心理疾病的影响,而且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加以治疗,可能会对孩子以后的人格健康发展产生创伤,而且会潜伏,最后导致日后神经类疾病的发作。

非常容易理解的是,小孩和成年人在认知水平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儿童幼年期的心理创伤不能按照成年的经验去判断,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在成年人眼里非常幼稚的事情,在幼儿眼里却非比寻常。比如,成年人被狗惊吓后,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是幼儿被狗吓到了,可能会让幼儿心理留下阴影。而老祖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岁看七岁,七岁看终生”,很直白的说明了幼儿时期一些经验对孩子以后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叫魂”其实就是一种以消除儿童恐惧心理的一种民俗现象,换个角度去看,或者将其补充合理一些,就会成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如果将民俗中“叫魂”的过程转化过来,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对受过意外惊吓的幼儿,以幼儿信赖的人,站在幼儿的角度,以他们的语言,去解释事情的发生,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从而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并教导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如何应对的方式方法。

对于这些事情见仁见智,但是能做到不轻易否定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