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宝宝要上幼儿园了,作为家长终于可以松口气,期望的理想状态是:宝宝超级喜欢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开心的不得了,然而童话都是骗人的,现实是宝宝哭的一塌糊涂,有的宝宝根本不允许家长说起“幼儿园”三个字。
为什么会出现入园恐惧症?
试想一下,一个只有三岁的宝宝,与熟悉的亲人分开,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的都是陌生的小朋友还有老师,对他的身心来说该是多大的挑战。入园之前,宝宝都是跟家人一起,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家庭人员都已经非常熟悉,大部分宝宝的日常生活(像吃饭、穿衣、洗脸)都由家长包办,虽说家长平时会有一些要求和规矩,但可能也没有那么严格。
而上幼儿园之后,宝宝离开了以前的安全区域,离开了最亲近的爸爸妈妈,还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吃饭、学习、午睡、玩游戏都要按照园内的规章制度来,不善交际的宝宝,可能会被孤立或者排挤,各种状况百出,由此就会产生紧张、恐慌和不安的情绪,而这种情绪通常通过哭闹来表达和发泄。
(图片源自网络)
时至入学季,幼儿园门口又将要上演一次又一次小别离。初入学的宝宝有“入学焦虑症”再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园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案,拯救孩子们的入学恐惧症,而作为家长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入园前一定要未雨绸缪多做一些功课,顺利帮助宝宝度过这个时期。
心理准备
要传达一些正确的理念,告诉宝宝长大了就应该去幼儿园,像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一样的道理。不要用“你再不听话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的词语吓唬宝宝,这样更增加他的抵触心理。入学之前,带宝宝去幼儿园熟悉环境,参观一下幼儿园的教室、午睡的地方、餐厅、游乐场等,让宝宝感觉到幼儿园是个很有趣很好玩的地方,如果有机会能见见老师那更好。告诉宝宝去幼儿园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老师会教他们好玩的游戏,好听的儿歌,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美好的认知。
生活用品准备
给宝宝置办一套新被褥,可选择宝宝喜欢的卡通形象,有的幼儿园会统一置办。书包尽量选择轻巧型的,不宜太大,准备两套换洗的衣服,以备不时之需,准备一双运动鞋,一双大小适中的软底小拖鞋,还有吃饭的碗筷,水杯等,如果宝宝习惯睡觉抱着玩具,可提前问问老师,是否让带玩具入园。准备一些名字贴(布贴、纸贴),布贴可以缝在被子,纸贴贴在饭碗、水杯、书包上,方便和其他孩子区分,如果宝宝还有尿床的习惯,最好带几片尿不湿。
锻炼宝宝独立
幼儿园的学生太多,老师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得到,平时就要锻炼宝宝自己吃饭、喝水、穿衣服、解决大小便问题,提前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的宝宝内向,不爱说话,不敢上厕所,导致尿湿裤子,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提前告诉宝宝,如果要上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不要憋着。
小贴士
其实,不止是孩子,家长也会有种种顾虑和担忧,担心宝宝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怎么办?老师不喜欢自己孩子怎么办?拉臭臭了怎么办?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在外面守着,直到孩子放学。
上幼儿园对于宝宝来说的确需要时间去适应,家长的协助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送完立刻离开
作为家长,一定不能太焦虑、担心,因为你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宝宝面前,一定要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态,更不要把这种负面的情愫,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宝宝入园第一天哭闹是正常的,每一年都有新生入园,老师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家长要相信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宝宝哄好,适当安慰一下就可以走了,有些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种做法只会强化宝宝的哭闹行为,会让宝宝以为只要哭闹,爸爸妈妈就会留下来。
有的宝妈看到宝宝哭,真是大写加粗的心疼,于是自己也跟着哭,给宝宝传达一种不好的情绪,加剧了宝宝的不安全感,这样是最要不得的。
送宝宝进幼儿园这件事,最忌讳中间断断续续,有的家长心软,看到孩子哭闹,第二天就不送幼儿园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宝宝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送送停停会让他的适应过程更慢。
专人准时接送
放学时一定要有人准时来接,让宝宝一出教室就能看到爸爸妈妈。让他们感觉到爸爸妈妈还是爱我的,有足够的安全感。最好让家中指定的人来接送宝宝,如果常常换人,之前建立起来的接送习惯就会被打乱,适应过程会更漫长。如果有事不能按时接送,要及时告知老师,见到宝宝后,也要认真向宝宝解释来晚的原因,建立彼此的信任。
提前和老师沟通
家长可以直接主动与老师沟通,减少师生之间的障碍,也能让宝宝得到更好的照顾。宝妈可以事先把宝宝的基本情况写在卡片上,比如宝宝的性格,爱好,喜欢什么卡通人物,有哪些特长,这些都方便老师了解宝宝,遇到宝宝哭闹的情况,能更好的有应对措施,同时也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宝宝对于幼儿园的生活,不是短时间就能适应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家长要多观察留意宝宝的状态,随时给予安抚和鼓励。希望你的宝宝能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像儿歌中唱的那样,“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