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或者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教。早教并没有错,因为有证据显示,0-3岁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阶段,一个人的学习能力50%都是生命的头4年发展起来的。但我认为,无论是自己在家教孩子还是去各大早教机构,都不应该过早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过早的学知识有哪些危害?
加重孩子的厌学情绪,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过早的给孩子“填鸭”进各种本不应该他那个年纪学习的书本知识,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丧失求知欲,失去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所以兴趣的培养比学习知识要重要的多。
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过早地教给幼儿一些固定的机械的知识,表面上看好像孩子懂得多了,其实在无意之中就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让幼儿在游戏和玩耍中闲适地生活,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张扬,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才是教育幼儿的自然之道。
降低孩子的可塑性。随着大脑的发展,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大脑的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包括空间、音乐、艺术、形象等功能。过早的知识学习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右脑却不能很好的应用,孩子的可塑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
早期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观察能力。对孩子来说,观察可以获得感性知识,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儿童观察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认识过程各个环节的活动。巴甫洛夫就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应该先学习观察、观察。不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在今天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尤为重要。独立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小到一道题的解答,大到有益社会的发明创造,无一不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言能力。有数据表明,孩子的语言能力越好,后期的学术能力越高。0-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多听各种声音,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一种基本智能,指能够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和感觉,并运用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能力。2-6岁是社交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他人共同协商等等。孩子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动手能力。手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孩子来说,通过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
一个孩子可以很容易很快速的学会一些知识,记住一些东西,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最难的,需要慢慢来,同时能力的提高也是最珍贵的,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