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的前三年,是最重要的三年,一定要温柔陪伴。我以为理由是这是孩子形成性格的重要时期,所以才重要。
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所谓的“重要”,是对于父母而言。
孩子的前三年,对父母十分依恋,偶尔我甚至对孩子无孔不入的依赖感到厌烦。可是,当他背上书包、欢天喜地去了幼儿园。相比之下,我更依恋他。
著名的黎巴嫩是人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中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
孩子生下来,就在为了离开父母做准备
是的,孩子在我们身旁,却并不属于我。当孩子生下来开始,逐步学会人类社会的各种能力,其实都是在为将来离开父母做准备。
1岁,他摇摇晃晃学习走路,挣脱我的双手,自己独立走向前面,妈妈满心的自豪,生怕他一不小心摔跤,
3岁,他去上幼儿园。看着他小小的坚强的背影。心中喜悦又有点小小的心酸。离别了一整天,他看到妈妈开心地奔跑过来,扑在怀里。回家的路上听他不停地说幼儿园的新鲜事儿。
6岁,他终于走进小学的校门,从此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除了家庭教育,他要接受系统的知识技能教育了。却没想到,这是孩子离开的第一步。对于和妈妈分开他习以为常。
12岁,他开始了中学生涯。他有自己的秘密,有不想和我说的话,他不再那么依赖我,甚至经常和我对着干,只为了表达个人意志。没错,他希望自己是一个大人。
18岁,他离开我们去上大学了。一年只回来那么几次。寒暑假更喜欢和朋友们去干喜欢的事儿。我只能在他说回来的日子里,把冰箱装满,给他做最爱的吃红烧肉。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远方的城市工作。
工作几年后,他带回了一个姑娘说要结婚。
结婚不久后,他说要当爸爸了,我要做奶奶了。
“
为人父母,他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家
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自己不再是他家庭的成员了。他的一家三口,是他和妻子努力打造、用心经营的家,正如我和老公当年一样,手忙脚乱也好、不知所措也罢,那一个小家,重复我们当年的路线。
如果住的不远,我们见面的次数会多;
如果天南地北,我们一年可能就见那么一次。
而我们也会慢慢习惯这样的日子。
习惯闲来无事的时候,翻翻相册,看看那时候还是一脸懵懂的他,那时候像个肉球球的他,那时候我们的一家三口,如今换成了他和他的妻子孩子。
我不知道他何时会有我这样的感慨,我只知道家里永远都有他的位置,心里永远牵挂着他。
“
温柔陪伴,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呢
不必悲观,不必伤怀。这是每对父母必经的情感历程。其实父母对孩子的依恋,也许更多更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认真享受他对我依恋的每一天。
当他两三岁,一直缠着我去哪儿都要跟着我的时候,我会尽量带他一起。
当他四五岁,不停让我讲故事讲了一本又一本的时候,我会耐心多一点。
当他六七岁,家里待不住非要我陪着下楼玩轮滑的时候,我会放下家务去。
……
有些事,一定是自己做过才知道。有些道理,非得亲身经历才清楚,譬如为人父母。我现在正在经历的一起养孩子的鸡飞狗跳、委屈烦恼,在不久的未来,都将是最珍贵的记忆。
隔壁的房间又传来丝瓜的大呼小叫,随着他的长大,他越来越希望跟我分享他的发现。
“妈妈,快来看这里有个小虫!”
“妈妈,别睡觉,我要听故事。”
虽然有累的时候,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想到:我真正拥有他的时间又有多少,我会更加耐心、平和的加入到他的游戏,陪他一起探索,跟他一起发现。因为我知道:
当他上学后,这样的时间会变少,
当他成为少年后,被依恋的感觉会减淡,
当他成年后,连见面的机会也会减少。
所以,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陪玩的要求呢!亲爱的宝贝,爸爸妈妈就这样,开心陪伴着你慢慢长大。
-End-
本文系丝瓜妈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