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作者:互联网 12-15阅读:341次

看完《寻梦环游记》,我都不愿离开电影院,真希望电影中对生死的设定,可以越过电影院的门槛,直达人世间。

也许我们,并不会在生活中延续,墨西哥人对待死亡的欢乐态度;但涌动在家人朋友之间的爱意,会让生命,让生活,让死亡,让一切都变得真切而温暖。

电影说:是爱让我们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

生活中:我们能坦承生死两隔,只因心中满满爱的暖意。

死亡教育会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当然,我们先要敞开心怀,满怀爱和坦然。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看完《寻梦环游记》,7岁的闺女全程无泪点,倒是几次爆笑,出了影院还直嚷嚷:“带我去墨西哥过亡灵节吧!”

看来,小朋友对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中的生死观,接受度还蛮高的。这也难怪,在这部基调欢快的影片里,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重新开始。

死后也能继续“活”

被遗忘才是真正的“要命”

最近大热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中,小男孩米格带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偶然之间穿梭阴阳两界,借助一首《请记住我》唤醒了曾奶奶Coco对爸爸Hector的记忆,这也让曾曾爷爷Hector的亡灵可以继续留存在亡灵的世界,并最终跟过世的Coco相遇。

一大家族的人虽然阴阳两隔,但每年亡灵节这天,只需要在世的人供奉好逝去亲朋好友的照片,亡灵就能回家再看看大家跟家人“团聚”,于是,在祭祖的亡灵节里大家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这样的情节设定源自墨西哥本土的阿兹特克文化: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开始。因而他们可以调侃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

墨西哥人的生死观,奠定了影片欢快的基调。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电影中,亡灵的世界热闹斑斓,而亡灵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一直存在于亲人好友的记忆中,只有当这些记忆都消失了,一切才会真正的消失。

就如同亡灵猪皮哥,一旦没有在世的人能够记得他,他在亡灵的世界也待不下去了。伴随着Hector为他演唱的情歌,亡灵猪皮哥灰飞烟灭,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下他彻底死了。”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至此,电影成功地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转移到了对忘却的恐惧中。这个设定如此圆满,让观众们特别愿意相信死后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至少就让孩子这样认为吧。

坦率承认吧

我们对死亡知之甚少

走出影院,我们回到现实世界。不管是阿兹特克文化、爱斯基摩文化,还是我们的儒家文化,对死亡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追根究底,人们对死亡仍然知之甚少。孩子也会问“人为什么一定会死?”“人死后都去哪里了?”“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有这些,目前也没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答案。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有人试着微孩子们解答“人为什么要死”这个问题:就是要让那些新出生的动物和新长出来的植物,在地球上获得足够的空间,不然,地球将会变得非常拥挤。

这样的回答,一厢情愿的推测成分显然大过科学探究。为了“腾出个空儿”就必须得有人死,这样的理由是不是太残忍了呢?这让后来者情何以堪!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36岁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这时他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不要问“为什么是我”,因为答案是:“为什么不是你?”

没有人能回答出的问题并不会让人畏惧。承认对死亡的“无知”,也不会让人吓破胆,但是坦诚面对自己将去的未知世界,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保罗·卡拉尼在生命最后几个月他写就了《当呼吸化为空气》,借由文字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同样,在知乎上,程浩曾经说:“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2013年8月去世之前,他一直通过知乎、微博分享自己对死亡对人生的感悟,即便他去世多年,他的话仍然掷地有声——“命运嘛,休论公道!”“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像这样必须面对自己在几个月之内即将死去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中的很多人,熊顿、子尤、陈冬芹……都用自己的笔,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一开始也许是不接受,最后无一不是达观地笑对死亡。

关于死亡的终极疑问,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无解的,但至少,我们已经得知,无知并不一定会引发恐慌,或者在恐慌之后,我们还是可以面对死亡这件事的。

关于死亡的疑问

可以避而不谈吗?

关于死亡的终极疑问,如同皮肤上一道伤口,若想早日愈合,通常需要让它暴露在空气中,捂着盖着,只会让伤口溃烂更深。

如果我们一贯对死亡避而不见、绕道而行,任凭孩子的猜测发酵,那原本的神秘感,很可能就变成了令人色变的恐怖感。

家长面对孩子们关于死亡的疑问,避而不谈、支支吾吾,或者出于“保护”的心理,不让孩子参加葬礼的,去墓地……与这些相比,还有更匪夷所思的。

在绘本《我的妈妈去旅行了》中,刚上小学的小男孩让和爸爸、弟弟、保姆生活在一起,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可是家人没有告诉他和弟弟。而让以为,自己的妈妈正在做一次漫长的环球旅行。

邻居小姐姐知道这件事后,开始以让的妈妈的名义给让写明信片,然后读给还不识字的让听,而且对他说:这是个秘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秘密越来越可疑,最终,让对妈妈的去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书的内容是基于作者本人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让人又哭又笑,只是,对孩子刻意隐瞒亲人的死讯,而且长久地瞒下去,可能造成的是爱的缺位和孩子对自己人生的困惑……待孩子自己最终发现真相的时候,难道伤害真的会更小吗?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会像乔布斯这样追问自己,你会立刻打断他,说“小小年纪想什么死呀活的?”,还是真的能在一旁欣喜:孩子可以从死亡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人生呢?

可是,向死而生的前提,应该是家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谈论死亡这件事,可以直面自己亲人的故去,可以直面”每个人都会死去”的事实,甚至面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温暖的死亡教育

只因有爱当作坚强底色

作为父母,我们每每发现,“死亡教育”其实是在父母与孩子两条线上同时展开的。你传递给孩子的,一般都是你愿意选择相信的;你希望孩子不要误解的,往往也是自己在认知上力图扭转的。

很多家长愿意选择带孩子一起去看《寻梦环游记》,也正是因为我们愿意在欢乐的墨西哥文化中,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死亡。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03年的电影《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其中一段故事中,在妻子的葬礼上,丈夫几度哽咽,最后他按妻子遗愿给来宾们,播放了Bay City Rollers的《Bye Bye Baby 》。

欢快的节奏出现在葬礼上,来宾们大为惊讶,在听懂“bye bye baby”几个单词后已足够让人泪流满面,这样的安排,绝非插科打诨的笑闹,而是因为妻子生前喜欢这首歌。她说:她不想看到大家太过悲伤。

你看,有人是这样设置自己的葬礼,这样引导大家看待自己的逝去的。于是,屏幕外的你也会跟着她的丈夫、儿子和在场的宾客,含着眼泪微笑。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不管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真实生活中,每一次,当死亡以任何形式出现在眼前,都是一个“限时路径”,我们由此对它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中学时,班里一名同学的爸爸过世了,她的身边突然安静了许多,大家要么绕道走,要么走过她身旁也会刻意“收声”。过了几天,她的好友偷偷召集周围几个朋友说:“她说你们这样让她很为难,好像受到了孤立。其实,你们就跟平时一样就好,不用时时避讳她。”于是,她的周围又恢复了往昔嘻哈范儿。

小说《天蓝色的彼岸》中,哈里死后成为灵魂回到人间,看到教室里的后墙上贴满了小诗、图片、照片、水彩画、还有油画,上面一行大字“我们的朋友哈里”。

他生前的“死对头”杰·唐金斯也写了满满几页文字:“我和哈里从来不是好伙伴……如果哈里能回来,我会走过去,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告诉他说,让过去的事情就都过去,我们重新开始,即使我们还是成不了最好的朋友,那也没有关系。”

朋友们还在校园里为哈里种了一棵小树。当大家为哈里的突然离去而难过神伤时,选择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时,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也是一种救赎。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如你所见,在每一次面对与怀念中,都是“爱”弥补了无边的空虚,这时候,承认“生死紧密相连”又有何难呢?

从中国的白娘子传奇,到日本人的《死了一百万次的猫》到美国人的《暮光之城》,无数的作品都一再告诉我们:就算耗尽生命,我们依然会选择爱。

《寻梦环游记》进一步延伸:爱让我们在一起,生生世世不分离。

尽管我们也不必像庄子那样在妻子死后,击缶而歌,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孩子能坦然面对生死。

而能让“死亡”这个话题带着人间温度的,永远都是家人朋友之间没有任何条件的爱。

就像电影中,黎明快到了,米格需要马上回到人间,但他舍不得离开这里的亲人,曾曾奶奶将带有祝福的万寿菊花瓣,硬是塞到米格的怀里,“我们祝你幸福,没有任何条件。”

死亡教育:让孩子更加懂得什么是爱和生命

作者简介:

裙带菜:家有7岁的闺女和3岁的儿子,做过新闻网站编辑、时尚杂志编辑,自称童书妈妈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