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君:最近有一则熊孩子在地铁里抢陌生乘客蛋卷的事儿,家长居然还对孩子说:吃完再要。学堂君也是震惊了,今天正好讲讲这话题,他们虽说是少数人群,但就算碰上了一个,就感觉遇到了“极品”,能吐槽好几年~作为反面例子,不断提醒自己,别成为这样的家长,别把孩子“耳濡目染”成如此讨人厌的模样。
文/明月
择学堂专栏作者
和一位当幼师的朋友见面聊天,话题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
她说她班里有个小女孩,特别爱拿班级里的公共物品,比如小玩具、蜡笔、甚至清凉油之类,只要被她拿到手,就很难再让她放回原处,这让老师们很头疼。无论老师们怎么循循善诱甚至严厉批评,这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都坚持要把班级物品带回家去。
并且,这孩子还会想办法跟老师“要”东西,方法也很直白,诸如“老师,你能不能把你这个挂件送给我”这类,让老师哭笑不得又深感无奈。
我问:这女孩家境如何?父母是什么样的?
朋友惊呼:家境?好着呢!说起来,爸爸是医生,妈妈是小学老师呢!但真不知道是如何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来的。
我笑:父母职业、文化层次,与对孩子的教育成果关系说大也不大,有些父母,可能一字不识,也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有些父母,哪怕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有专业的育儿技巧,也可能把孩子教跑偏。
朋友感慨:是啊!我曾经跟那孩子家长委婉地提过这事,结果人家妈妈毫不在意还有点儿得意的跟我说:
是啊,这孩子就这样!看见什么喜欢的东西就想拿回来!家里又不缺这些,说完还哈哈哈笑,然后就没下文了。
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拿班级里东西,不给她拿走就哭。
我也见过类似的孩子。
有一次,我请一位朋友吃饭,朋友带来她那8岁的儿子。原本说好了要请他们去火锅,见了面,那孩子突然对我提出要求,要吃日本料理,并且点名要求去某一家。朋友看了看我,对孩子说:“不可以这样哦,我们不是上周才吃了日料嘛!”
孩子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对他妈置之不理,小嘴一撇,泪眼汪汪地盯着我:阿姨,我要吃日本料理!
我愣了愣,虽说毫无心理准备(他所说的那家日料价格是火锅的好几倍),但还是客气地答应了:可以啊!
我那朋友笑嘻嘻地看着我:你哦,就是太由着他了!
然后,又笑嘻嘻地点了点孩子的脑袋道:“你看!阿姨答应了!你开心了吧?”
我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尽管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使别人答应了孩子的要求,我也不能答应啊!
那顿饭,那孩子吃了没几口就兴趣缺缺,嚷嚷着要去玩不远处的儿童乐园,他妈妈拒绝了他,结果他灵机一动往我身边一站,小嘴又一撇:阿姨,我想玩那个车!没有硬币!
我掏出几枚硬币给他去玩,他妈妈头也不抬地边吃边道:你别理他!
孩子得了硬币,一阵风似的跑去玩了。
孩子妈看着孩子背影,对我笑道:这孩子,管不住!
没一会儿,孩子玩光了硬币,直接走向了我:阿姨,硬币没有了。
我只好把能找到的硬币全给了他,这回,他妈只是笑眯眯看着,嗔怪了几句:“你真是太由着他了”便没了下文。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ta爸妈模样的熊家长,繁衍着下一代的熊孩子,问人索取得理直气壮……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儿子戴着新帽子的照片,帽子是我妈手工织的,式样很是可爱。不少人在评论里表示喜欢这帽子,赞叹我妈的手艺。
有人说:立刻去某宝淘了一件类似的给自家孩子。
有一位并不是很亲近的朋友却在评论里说:我女儿很喜欢这帽子,叫我跟你说,让你妈给她也织一个!
我想了想,委婉地拒绝了:我妈腰椎颈椎都不好,还老花眼,不太忍心再让她辛苦啦!
这位朋友没再说话,后来我却发现,以前,我发任何朋友圈她都会评论或点赞,至此后,却在我的朋友圈销声匿迹了,即使她发的朋友圈我写了评论,她也不再回复。
我再愚钝也明白了,她好像是对我有意见了!虽然心中纳闷了一会儿,但想想,我也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她和她的孩子觉得我妈织一个帽子是举手之劳,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即使事实如此,我又凭什么依着她和她女儿呢?如果因为我的拒绝,她就不再视我我朋友,我也没什么遗憾。
换位思考,如果我的孩子看中了别人的帽子,让我请别人给织一顶,我一定会对孩子说:
妈妈可以买一顶给你。但我们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因为织这个很耗时间和精力,对别人提出要求,别人如果不答应,你会不高兴;但别人如果答应了,可能别人心里不高兴或者很为难。
我相信,孩子不会不通情达理的。
这种理所应当的心态在巴厘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1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导致离火山只有60公里机场紧急关闭,大面积航班取消,近12万旅客滞留机场,其中也包括1万多中国游客。
无期限地关闭机场,对灾难的恐惧感,外加商家趁机漫天要价,食宿费成倍增长,人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机场充斥着绝望的人群。
得知国人被困后,祖国第一时间调遣几十个商业航班,5天内协助1万6千名旅客回国。
在其他国家的旅客还在机场求助无望时,中国旅客已经安然落地,这不得不让人为祖国叫好,但一片点赞声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却说了一句很酸的话:“我们自己买的机票。”
这次万人撤离的确非免费,但国家是做出了大量协调工作,并稳定了机票价格的。
而此前,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已经做了多次提醒中国游客巴厘岛近期不适宜前往。有些人不顾警告,出事了,国家就应该免费把我送回家。
这种自己作出来的事儿,“伸手”地那么理直气壮。
毕竟,谁都没义务依着你。
想起有一次,我先生带着我儿子去游乐场玩,回家后,孩子手里拿了个很小很旧的小玩具。
我妈问孩子玩具从哪儿来的,孩子解释:在游乐场,看见一个台子上放着的,爸爸说估计是别的小朋友忘记的,很久也没人要,爸爸说我可以拿。
一向对孩子温柔有加的我妈放下手中家务活,严肃地对我儿子说:别人丢在那不要的东西,也是别人的东西,你不可以拿!可以找到主人还给人家,或是交给游乐场的服务台,而不是占为己有!
随和,我妈又批评了我先生:你是大人,你知道分辨,孩子却不知道。你今天让他拿了这个小东西,明天,他可能就以为别人放在那的东西都可以拿,后天,他可能就会去跟别人索要东西!孩子小,原则性的问题不能似是而非。
先生起初还小声解释:他说他很想玩,而且的确一看就没人要……
我妈道:你作为家长,孩子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你就只能由着了吗?他足够大了,可以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随便拿随便要。我相信孩子不会跟你胡搅蛮缠。再不济,你可以答应如果见到同样的玩具,给他买一个!
先生满脸羞愧,不再狡辩。
孩子听明白了外婆的话,认真地告诉外婆:我知道了!这事,我和爸爸都不对。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不能随便要!
我妈温柔地抱住孩子说:以后,想要什么,可以跟爸爸妈妈说,跟外公外婆说,但是,不能拿别人的,也不能去跟别人开口要。不能因为你是小孩子就对别人随便提出要求,以后等你长大了,想要什么,就自己努力去获取!
我在一旁听着,深以为然。
我想起那篇让咪蒙一夜爆红的网文《致贱人:我凭什么帮你》,文中列举了一些“伸手党”,随意跟她索要免费的“软文”,索要免费的书稿等,一旦她拒绝,对方就非常愤怒,认为这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不能给?为什么不能帮忙?
那个拿班级物品的孩子、那个要求别人请吃贵的食品的孩子,不就是一个个令人讨厌的“伸手党”吗?
而什么样的家长,会教育出“伸手党”孩子?
不难发现,这些家长,即使自己没有“伸手”的毛病,至少,也绝对没有意识到孩子这个毛病是多么可恶,他们无所谓的态度在默许甚至纵容着孩子。
甚至,有些家长还在窃喜,瞧我家孩子多聪明,从小就知道想办法去所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长大了不愁没日子过了。
他们还可能觉得孩子还小,于是孩子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恣意地利用着“孩子”这个身份,去索要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当这些孩子利用“孩子”的身份去向别人索要什么的时候,一旦有人拒绝了,家长就会有反应了,比如我的女同事,闺蜜17岁的孩子问她要钱,她给的时候,闺蜜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当她不愿再给孩子钱后,闺蜜就态度微妙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讨人厌的“伸手党”,但,关于这方面的一些道理,却是每个家长都该让孩子明白的:
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不能占为己有。
任何物质、经济的要求,只能跟父母提出,除此之外,别人主动问,才能提。
别人家中、车中、随身等物品,别人不主动提出赠送,不能索要。
所有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为难的要求,都尽量不要提出。
“孩子”这个身份,绝不能成为向别人“伸手”的理由。
好吧,就算这些都不重要,家长至少明白一点:自己家的孩子,得自己负责!如果孩子做了“伸手党”,要了别人不该要的东西,对别人提了不该提的要求,别人迫于情面答应了,做家长的,当面教育也好,背后严厉批评也罢,都得狠狠让孩子明白:孩子,别人没有义务依着你!
孩子做了“伸手党”,最让人讨厌的,本就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
择学堂微信平台(zexuetang_com),一个严肃的教育平台。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资讯,最实用的学习方法,最走心的童书产品,最优质的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