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冰山理论,帮助您在紧张亲子关系中拔云见日。
作者:桐桐妈
《三块广告牌》以领先之势成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门候选,本片讲述的是一位绝望母亲因女儿惨遭奸杀而追凶无果,无奈之下在路上竖起三块广告牌与警察局对峙的故事,这是一个愤怒又暴力母亲的故事。
女主米尔德丽德性格激烈顽固,一味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与爱人、孩子沟通,真是让人既同情也心痛。也许她之所以那么执着的原因是无法原谅自己与女儿的那场争吵。
这样一位执着寻找凶手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个口出恶言会诅咒女儿的母亲。在电影闪现出来的回忆镜头中,可以发现她与女儿的关系并不融洽。
女儿说要出门用车,母亲不同意,建议女儿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女儿不肯,气头上两人发生争执,女儿自我诅咒“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奸杀”,而气急败坏的母亲也咬牙切齿说道“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奸杀”,结果一语成谶。
父母也会受负面情绪左右无法理性思考,进而会口出狂言对孩子“放狠话”来释放压抑状态,这是自身心理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缺乏理性分析,这种方式往往比较伤人,不建议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使用。
“你怎么不去死?!”
愤怒时,我们时常会说这句狠话来攻击对方,自己一时得到了痛快,可是对方特别是孩子听到后会怎么想?要不就是自我否定觉得不被父母关爱,要不就是立马开启”自我防御机制“,针尖对麦芒,语言攻击矛盾呢不断升级,这种方式对亲子关系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语言这东西,在表达爱意时看似无力,在表达伤害时却如此锋利。所以,学会说话和控制情绪这一课,希望家长朋友们永远不要缺席。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知识就是家长朋友们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处理负面情绪。
萨提亚在冰山理论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很小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是内在世界是暗涌在水面之下的冰山,这是我们长期压抑并被忽略的“内在”。只有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才能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自己所有的情绪,从情绪出发,洞察内心的观点,选择可以解决困境的途径,改变与内心真实想法不一致的应对方式。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萨提亚冰山理论“画”出来。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想的问题也会会千差万别,所以有些事情,当我们无法理喻时可以尝试画一下两者的冰山,对比一下,或许就很容易理解对方了。
比如《三个广告牌》中母女最后一别的对话,我们可以画一下两座冰山。
母亲米尔德丽德
行为:女儿想开车出门,我不同意,发生争吵。
应对方式:不同意,强烈指责,非理智赞成女儿的自我诅咒
感受:我不让女儿开车是为了女儿安全着想,但是她却不领情还和我争吵,我很愤怒、挫败。
观点:孩子不听话,叛逆,一点不把我当回事,我感觉失去去了孩子的控制能力。
期待:女儿听话,认同我的观点。
渴望:被尊重、被认同、爱。
自我:失控、无力,自我价值低,与内在失去联系。
女儿
行为:想开车出门,母亲不同意,我和她争吵。
应对方式:和母亲争吵,并且自我诅咒。
感受:我都已经这么大了,开车出门有什么不可以,母亲太爱管事了,我觉得很生气,觉得母亲不可理喻。
观点:母亲不仅指责我还赞成我的自我诅咒,我觉得她一点都不爱我。
期待:母亲能够尊重我,理解我,期待自由。
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爱,与母亲连接。
自我:自我价值低,与内在失去联系。
从上面画出的两座冰山不难发现,其实母亲与女儿内心都是渴望爱与尊重,因为缺乏深层次理解加上负面情绪的不可控制,继而发生一系列不愉快,让女儿受害后母亲久久不能自我释怀。
最后,我们应该学会用爱的语言去表达,改变说话模式,调整情绪,尝试重新沟通。“亲爱的,我建议你今天乘坐公共汽车出门,我知道你很想开车,但你至今未一个开车出门过,我不放心。”让孩子知道你是很在乎她的感受,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关心和爱护。相信孩子一定会理解接纳并且尊重母亲的意见。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可以在冰山的不同层次上挖掘积极一面,共情的方式反馈给对方,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最后用萨提亚的《我和你的目标》结束此文。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言歉咎;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作者简介: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