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推送跟“奶”有关的话题,后台留言就格外得热烈。在追奶这条路上……奶牛们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
前几天,我们在后台“活捉”了一枚二娃妈,她的追奶历程里,是不是也有你的影子——
那些“下奶神器”
我试了个遍
生大宝时,经过高考倒计时般的追奶历程,本奶牛被婆婆妈妈和月嫂一致鉴定为“馋奶子”——即自己吃得饱饱的才有奶水,少一顿,不,一口,乳房就瘪瘪地抗议。
所以二宝一来,我就下定决心撒开丫子吃,做个棒(pang)棒(pang)的奶牛。
南方婆婆搞了猪肚炖鸡、咸鱼干蒸猪肉、冰糖炖猪心等“特色追奶菜”;北方亲妈托人从老家寄来了擀面皮、馓子、盐豆子等“当地下奶必备”。大家为了二宝的粮仓,真是操碎了心。
然而,二胎时还是奶荒了。月子坐到一半时,宝宝仍要在每次亲喂后,额外加30~50mL配方奶才停止哭闹。
我心中自责没能给二宝最好的养育之时,家人也顺势祭出了追奶大杀器——酒酿&汤药。连一向坚持科学育儿的老公也急了,“为了孩子,咱们试一试?”他小心翼翼地问。
于是,我过上了“早上酒酿炖蛋、中午酒酿圆子、晚上酒酿红糖”的日子。为了追求速度,我们还偷偷查了很多中药下奶偏方,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几乎都尝了个遍。
老公还把药包放在我的饭汤里,那种在中药里捞排骨吃的感觉,简直了。
可奶阵就像前任一样,曾见过Ta,但似乎再也不会来了。
从追奶到堵奶
一碗汤的距离
边吃酒酿和中草药,还要边作死地百度“哺乳期摄入酒精的危害”、“中草药的毒性”。感觉自己要么没奶,要么会被毒死……
灌酒酿、汤药之余,我们还去婴童店和药房买过各种“追奶利器”,什么阿胶蛋白粉、木瓜奶粉、沛怡粉……效果嘛,的确有一点。但事后想想,它们的服用要求几乎都是每天2~3遍,每次300~500mL,也不知道起作用的是它们的成分,还是每天随之多灌下去的水。
婆婆精心熬制的猪蹄、乌鸡、筒骨、土鸭汤……也轮番上阵。为了多保留些“营养”,心疼我的家婆甚至把锅盖上的“蒸馏水”都抖落到了汤里。
疯狂追奶的日子,那些传说中的下奶汤,几乎被我挨个儿吃了个遍。
为了多存点奶,我还故意拉长了喂奶的间隔时间。
终于,我堵奶了。
先是手脚冰凉,而后10分钟内体温从36.2℃飙到39.7℃。
叫了催乳师,她的手每碰到乳房一下,我都痛得吼出猪叫。被疏通出来的奶液喷到脸上,拍散了作为奶牛的最后一点尊严。
随后去医院挂乳腺急诊,因为存奶、变着法儿追奶这些事,妥妥被医生训了通。
放下执念,接受混合喂养
那些汤和补品的后劲真大啊,遵医嘱10天后,我半夜又犯了一次急性乳腺炎。36小时内找了3遍催乳师,乳房已经痛得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经过这两次疼痛程度堪比生娃的堵奶,本奶牛终于放下了对自己的屠刀。
我开始反思。大宝两个多月时,我在陪着她做抚触唱儿歌看黑白卡;二宝两个多月,投身于追奶大业的我,每天连安静陪他的心情都没有。
想通了,其实母乳不应该被神化,甚至与母爱划等号。只要宝宝能吃得饱饱的,喂点配方奶真没什么大不了。倒是每天绷紧神经、焦虑不堪的妈妈,不仅影响自己,宝宝和家人也会感受到妈妈的低气压。
就在接受混合喂养这个事实后,我的奶水反而多了起来。基本实现了母乳配方奶对半喂养。
我也没有再强迫自己吃那些汤汤粉粉,想起来的时候顺手喝点温水就是了。
“中药汤里捞排骨”“早上酒酿炖蛋、中午酒酿圆子、晚上酒酿红糖”“每天不停地被灌下各种汤汤水水”……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母乳,再怎么折腾妈妈都愿意坚持。追奶之路真是艰辛。
可是啊,心疼之余,糕妈也蛮气的。坚信母乳最好,不代表只能依赖母乳。为了追奶乱补一气,不仅对妈妈是一种折磨,也可能会对宝宝造成看不到的伤害。
就拿酒酿来说吧,里面的酒精会进入乳汁,对婴儿的睡眠、大动作发展和早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即便煮沸过,酒酿里的酒精也不会完全消失。如果持续沸腾时间低于一小时,大约25~75%的酒精仍然会残余在食物中。
所以,为了娃的健康,真的别乱追。
宝宝没吃饱奶,首先排查下,是不是喂奶的姿势不对。帮助宝宝正确衔乳、多多吮吸,妈妈自己营养均衡、休息好、喝足水,大部分妈妈都有能力喂饱宝宝。妈妈的心情也非常重要,就像文中的这位妈妈,最后放下了执念,心情愉悦了,奶水反而多了起来。
不过也有少部分妈妈,由于各种原因,哪怕再努力追奶,奶量还是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当母乳无法喂饱宝宝时,那就充满爱意地让配方奶来帮忙吧。
是的,我母乳不足,可是我的母爱很足。我没能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可是我能给他一个快乐的妈妈。半夜醒来我不能马上喂饱他,可我能耐心安抚直到他重新安睡。
母爱本是一场修行,但没人有权利强迫一个母亲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