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界限感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作者:互联网 04-12阅读:4031次

没有界限感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小美三岁了,正是开始融入集体的年纪。最近妈妈却发现小美越来越"自私"了,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分享,比如带她到小区里玩,本来玩的好好的,有个小朋友过来想要小美手里的飞机,小美拔腿就跑,把小飞机护得紧紧的。妈妈觉得丢人,说尽了好话,小美依然把小飞机紧紧地抱在怀里。小区里不太熟悉的人也就罢了,过年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才让小美妈颜面尽失。

小美有个大她两岁的表姐,两个孩子玩得很好,临走前表姐看上了小美的小汽车,已经破破烂烂缺了轮子少了灯了,表姐却喜欢得不得了,哀求着小美妈想带回家。正答应着,小美一把抢了过来,两个孩子扭打成一团。小美妈怒了,扇了她两巴掌:"又不是什么新玩具,你都玩腻了还不给别人!快撒手给表姐拿去!"

类似于小美这种情况,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分享是美德,不愿意分享是不对的,是自私的。那我们再看下一个场景。

没有界限感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小美已经三十岁了,长的漂亮工作也不差,却一直没有男朋友。为什么呢?因为她有一个烂赌的哥哥,欠了一屁股债要她还,还有一个外甥读书也要她负责。家里两位老人经常借口跟她要钱,她都是全部答应,就连房子也给了哥哥。

你会不会觉得小美有毛病?但是比较三岁的小美和三十岁的小美,你会发现,他们分享的虽然是不同的东西,都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都是父亲要求她分享。只不过,我们许多人认为,小美三岁时不分享是不对的,而三十岁的小美,盲目地分享则是不对的。

没有界限感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界限感,在孩子社交敏感期的时候尤其要重视。一个人只有明确了"我的""你的""她的"之间的界限,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没有界限感的孩子,会不停地付出,以换取她人的肯定。如果某一天这种模式被打破,孩子会变得非常痛苦。

例如:樊胜美式的"扶地魔",从小就在"我是个好孩子我要分享一切"的心理暗示中成长,对他人的索求没有反抗能力,造成了她悲剧的人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是可以跟你分享一切的,那就是你的父母。对于其她人,我们要鼓励孩子分享,但是也要允许孩子有所保留。

我们要做好人,但是我们从来不鼓励孩子做"老好人"。那种倡导通过付出一切来获得认同的教育,是一种冷暴力的封建压迫,无视了人最基本的需求,对自己本身的认同感。

孩子要懂得界限感,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懂得捍卫自己的财产,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给予孩子的教育。

如果小美的妈妈在孩子们争抢玩具时能够这么说:

“妈妈知道你难受,妈妈也很难受啊!宝贝!(共情)

你的玩具真好看,姐姐想要(为什么要你的玩具),你也想要,怎么办呢?很为难呢!(明确问题)

你可以送给姐姐吗?如果不可以,那么妈妈买另外一个给她好吗?(姐姐也可以有自己的玩具,明确界限感)"

那么三十岁的小美,一定会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