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请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作者:互联网 04-12阅读:3677次

作为粑粑麻麻,都会教育自己的宝宝要“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见了长辈要问好,接受帮助说谢谢,等等等等。

有时也正是这种教育的缺失,让“熊孩子”频频出现。难道那些家长看不出来自己孩子的行为很惹人讨厌,难道他们从来没教育过孩子怎样做才是“有礼貌”的吗?有时那些熊孩子们何止是没礼貌,简直是缺少做人基本的素质!

北京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请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不过,有时家长也会困惑,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礼貌,教少了缺少礼数,教多了又显得矫枉过正,孩子太过规矩总觉得少了点童真。

到底什么是“礼貌”?我们今天就从一个新鲜的角度来看这个词……

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

北京的哥老李今天因为一件小事生气了。

他在对讲机里面跟我们哥儿几个控诉:“那小子不就打了30 块钱的么,临了儿下车的时候,嘿,一个屁没放,把3 张票子甩车座上就走了。你说现在这年轻人,懂不懂规矩啊!”

我笑着安慰他:“省省吧您呐,咱都开这么多年车了,‘奇葩’见得还少吗?至于为这点子事儿动气?”

“也是,你说咱们那会儿,可没这样的。”他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

我们出租车行业每天接触的都是陌生人,每一个客人几乎都不太可能再次遇到,我们的日常就是由无数个陌生人串联起来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

北京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请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上世纪特有的“京腔儿”问候语

我刚开上车的那个年代,也就是80 年代初,北京的外来人口还不算多,乘客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那个时候,人们也不怎么说“您好”“谢谢”,而是直接一拉门儿说:“诶,哥们儿,拉我到×××。”或者,“走么您呐?”你冲他一点头,马上接着就是一声“得—嘞”,那个“得”字还得拉得长短适中,不能太长像个傻帽儿,也不能太短显得那么没有诚意。“谢谢”也用得少,这俩字听上去就透着一股寒气儿,总不如“多谢了啊”或者“回见您呐”听着那么热气腾腾。

后来,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人是越来越多、越多越来。天南海北,各地口音,都开始出现了,反倒是北京土著见得少了,即便见着了也不怎么说京腔了。司机和乘客,这俩人好像是地下党搞接头似的,谁也不先开口露出“破绽”,直到有一个人问出“您哪儿人呀”“噢,北京哪儿的呀”,这才算是接上了头,才可以放心地、无所顾忌地用京腔对话。在此之前,都抱着十二万分的小心,生怕被扣上一个地方主义的帽子。于是乎,京腔京韵的礼貌用语听到的次数自然也就更少了。

有时候,礼貌有了,距离也有了

后来,乘客素质提高不少,客气的礼貌用语多了,却总是透出一种距离感。

最近,我载过的客人当中有一位中年男人。他在阜成门上车,拉开车门,人还没完全坐进来,先飘来一句“您好”,然后紧接着是“麻烦您,我去机场,谢谢”。

——呵,诸位听听,这一段话里礼貌用语比他真正要表达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即“机场”)要多了很多字数。我当时的表情可能一下子变得非常古怪,那是由激动、惶惑,再加上一点受宠若惊随机组合而成的一张面孔。其实我有点害怕遇上这样彬彬有礼的乘客,那种习惯性的礼节,连同一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气质和教养,裹挟着无形的压力,往往令我自惭形秽。

北京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请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礼貌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情

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无论熟悉或是陌生,做到最起码的情感交流并非难事,很多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慢慢地,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老爷们儿,也渐渐习惯了把“请”“您”“谢谢”常挂嘴边,不说反倒难受了。

我曾经在长辛店附近拉过一个要去北京站赶火车的农民工。他扛着大包小包,还有铺盖卷,一看就是赚了钱准备回家过年的。下车时,他递给我车费,还非常真诚地说了句:“谢谢您!”他下车不久,我忽然发现座位下边还有一个手提袋,一定是他忘了拿了。手提袋里面放着一摞婴儿的小衣服,虽然都是旧的,但很干净,叠得整整齐齐。我犹豫了一下,掉转车头,直奔火车站。

他未必想得到,我按下空车表,无视路上数个挥手的客人,就为了他的一句诚恳的“谢谢”。

所以,“礼貌”也在随着时代与场合变迁;所以,“礼貌”不是受了恩惠说谢谢你 ,犯了错误说对不起的固定公式,而是出于尊重、同情或忏悔的真实流露,根本上是语言行为背后的素养与真情,所以让人觉得舒服。

所以,要让孩子“讲礼貌”,重要的不是交给他们如何说敬语,而是教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发现“一本酷炫的公路文化主题杂志书”——《骋客》01|谁在路上

改编自《骋客》02|计程人生

主编/上海汽车博物馆

原文/礼貌的变迁

口述/ 王建国

记录/ 奇点

北京出租车行业见证了“礼貌的变迁”,请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你见过熊孩子有哪些没礼貌的行为?

猛戳【了解更多】,宝贝TA,趁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