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作者:宝宝圈一新运妈妈 04-06阅读:2618次

经常听家长吐槽:孩子越大越难管,脾气不好,只能送学校给老师管教。而这类孩子,在外人面前往往表现的谦和内向,可是一回到家,臭脾气就上来了,动不动就会大吼大叫,活脱脱一个小霸王。

为何孩子有这种双面的性格呢?

其实,人类天生都有界限感,有较强的地域意识,因此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会更随意,放松自己;但是面对陌生的人和事物,会变得小心谨慎,显得比较胆小。这本质上,是人类第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是正常现象。本来轻度的内外不一致,是无须担心的;但是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窝里横、外面怂,作为父母要警惕反思,平时的家庭教育上是否出现了问题。通常和以下3个方面有密切关系。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过度溺爱,没有原则,无自主力

现在家庭孩子少,个个都是宝贝疙瘩,被众星捧月的养着,凡事也都千衣百顺,孩子要什么就是什么。不给,有些孩子会用哭闹来威胁家长,父母招架不住,就屈服了;渐渐的,孩子会更加肆无忌惮。这种被宠溺的孩子,在家即使有犯错,家长也从来不会当回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就变得无法无天,是非不分,霸道无理,自我为中心。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其次,被溺爱养育的孩子,通常缺乏自主力,整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为人处事从来不会自主。出门在外,为人处事的无能就凸显出来了,会更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弱小,而产生恐惧和愤怒的情绪,也因此,孩子出门就变怂了。

改变窝里横,定规矩守底线

定好家规,奖惩结合。教育孩子,全家要统一战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的方式教育,只会让孩子选择性听对他暂时有利的一方,而无法真正施教。全家定好统一的规矩,比如,和长辈一起吃饭,不搞特殊化;不霸占电视,每天定好看电视时段;家里有人睡觉不得大声喧哗等等等。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遇到孩子做得不对的事情,要及时的提出来,加以指正以适当惩罚;遇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自然也要加以奖励表扬。让孩子心里有规则,有规矩,知道有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这样孩子就会好管教,性格也不再蛮横无理。窝里横自然也就会得到改变。

改变外面怂,提高社交力

1、增加社交频率。孩子在外面感觉害怕,心理学上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这类孩子缺乏与外界的碰撞,离开了家以后,就不知所措了。因此,要锻炼孩子在外的勇气和胆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出去,与外界多相处磨合。父母可以孩子多出去玩,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2、增强社交能力。有时候,宝宝出门被人欺负,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要么跳出来理论,要么会减少与外界的碰撞;这些做法往往放大了外界的危险程度,强化孩子外面怂的性格。

要增强孩子社交能力,父母要做得是首先告诉孩子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再扩大孩子的社交圈,慢慢在交往中学会合作;最后是多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小孩有纠纷忍不住插手,其实这往往会阻碍孩子社交力。在与其他小朋友有矛盾后,安全范围内,家长还是不干涉,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锻炼孩子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既能避免社交依赖,又能增加社交能力。长期训练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好。

孩子“窝里横,出门怂”的根源在你身上!不改长大没出息

天底下,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没教好的孩子。学会用方法,改变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需要家庭花大量的心思和精力,积极地调整教养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空间,就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