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解数学题, 父母该如何引导

作者:趣味学习 06-16阅读:4784次

一.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一般当天的作业都是围绕当天课堂上学习的数学概念的运用。学的什么概念,作业就是做什么题目。

在孩子做数学作业之前。首先回顾今天学的数学概念。然后再做练习题。如果有某个题目不会,家长可以提示今天学的概念是什么,启发孩子思考。用数学概念的再现和迁移来解题。

有时孩子不会用某数学概念,是因为他根本没有理解它的意义。也没有刻意的去记忆这个定义。家长需要从生活中寻找些例子来说明这个概念和定义,帮助孩子理解和记亿。

我家的孩子做题时一些字母代表什么单位记不住,我就把题目里所有单位字母列出来,用它们来表示身边东西的长短,大小,重量。比如1g盐,大概是一小勺,1Kg盐大概是三包食盐,而1t盐大概有一大卡车了。一边感受重量的差别一边记忆这三个字母单位。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是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二.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求出新的已知条件的解题思路。

有些题目复杂一点,孩子读一两遍题目还蒙圈,这时就看题目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能够求出什么新的己知条件来,再和别的已知条件搭配,一步步分析,理清思路,直到得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是常用的方法,

如:四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的题目,因为我儿子是上四年级所以暂时找的例题都是四年级的。

图中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乍一看4句话4个数字,该从哪里开始呢?从前面的已知条件找起吧,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从这个己知条件可以得出什么呢?对得出一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那么还有与他相关的已知条件吗?对5本相册。得出5本相册可以插多少张照片,与之相搭配的条件,阿姨家有9OO张照片,比较一下就出结果了。

三,根据问题找条件。是根据问题来寻找需要的条件。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如小学四年级数学报上的一个题目

工厂改造线路买回一捆电线,用去30.4米,用去的比剩下的长2.4米,这捆电线原长多少米?

题目有点绕,从问题找已知条件比较容易理清思路,电线原长多少米?我们就必须要知道用去多少米和剩下多少米,用去的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只要求出剩下的,再在和用去的相加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