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被欺负啦!”估计这是最让爸爸妈妈们不能容忍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事又貌似是必然经历的。那么到底如何定义“欺负”事件?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才最妥当?如何有效做到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今天游妈就从一位妈妈在游游一家阅读群里提出的疑问说起,一边实例分析,一边跟大家共同寻求答案。
阳阳还不太到3岁,周末,妈妈带他去参加一个早教机构的美食节。主办方用镂空柜子做了隔断,一边给大人用,一边给孩子玩。有个同龄的男孩一直把阳阳往大人那个场地推,被阳阳妈看到了。阳阳妈询问原因的时候,对方小朋友只说不许阳阳玩,并在此之后,第二次把阳阳推了出来。最后,对方的妈妈过来,了解了情况,制止了自家娃,才算结束。阳阳妈除了当时亲自上阵,跟推人的小朋友沟通,事后又跟阳阳强调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不要怕,要大声说:“我就要在这里玩!”但阳阳妈妈有点担心自己的处理是否妥当,是不是帮助了孩子而没造成伤害。
阳阳妈显然是个非常用心的妈妈,她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了示范,告诉孩子,遇到交往中的冲突应该如何应对——比如,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询问对方如此对待自己的原因,及时寻求父母帮助等。最重要的是,她的行为让孩子确信,遇到问题的时候,妈妈是他的坚强后盾,会全力支持他。
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孩子跟成人的思维是完全不同的,而他们的表达能力又比成人相对差一些。这就可能造成我们跟孩子之间存在理解偏差。因此,关于孩子间的冲突事件,我们处理过程当中有两点尤其需要思考和关注。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定义孩子是否被“欺负”,确认孩子被“欺负”的过程我们是否用成人的定义代替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当我们看到孩子间的争执、吵闹,甚至动手行为的时候,第一反应通常是自家孩子被“欺负”了。其实,这是我们的感受和结论,并不是孩子的!所以,这时我们要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或者跟他们进行简单的无倾向性交流,确定孩子自己对事件的认知。比如,孩子被推、被打的时候,他是委屈地哭了,是无助地看向妈妈,还是茫然发愣?
如果委屈地哭,显然他感受到了伤害,认为自己被“欺负”的可能性居多。如果他无助地看向妈妈,应该是不知道如何应对,让他苦闷的不是别人的“欺负”,而是自己的无措。如果孩子只是茫然发愣,那么很可能他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只是疑惑、意外,而说不上伤害。我们切忌用自己的定义替孩子的情绪。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感受是孩子自己的,他才是情绪的主人。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哦,原来我被欺负啦,我好可怜,我应该委屈”!接下来,在确定孩子真正情绪感受的基础上,我们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状态,做出不同反应,教给孩子如何应对、处理这类的突发事件。正像阳阳妈妈做的那样,具体行动示范、言语告知,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这个实例当中,阳阳妈在那个小孩第二次把阳阳推出来后,说“我真的有点不舒服了,里面那么多小孩子,他偏偏不让我儿子玩”。这段话典型地反应了我们在处理类似问题的另一误区——以成人思维揣测孩子,从而引起的心理波动,然后又把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被推开,我们当然会不爽、心疼,但是没有特别严重的肢体冲突,妈妈哪里来那么大怒火呢?这个认知才是根本。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推人的小孩并不是在众多孩子当中“专门选择”了阳阳,对于他,阳阳也许是他“唯一”看到和关注的孩子。这可能是因为阳阳正好站在他身边,或者阳阳拿到了他也想拿的东西,又或者他自己想要某样东西没拿到而看到阳阳成功引发情绪,等等。所以推开阳阳不是因为阳阳本身,而更可能是推人孩子自身的因素,是一些以我们成人的逻辑绝对想不到的原因。如果解开了这个疙瘩,大家会觉得小朋友有点奇怪,又有点搞笑。即使因为涉及自家宝贝,出于心疼不能这么洒脱,也绝不至于大动肝火。
此时,家长以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孩子就会从我们的情绪中认识到,这不过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冲突,所有问题我爸爸妈妈都可以从容应对,我所有的情绪爸爸妈妈都可以承接住,我遇到事情可以放心告诉他们。而孩子获得这一确信的意义,实在远远超出单纯的解决事件本身。
所以,孩子有没有被“欺负”,被“欺负”了怎么处理,绝对是考验咱们智慧的时刻!大家记得擦亮眼睛,保持冷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