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必须掌握的孩子脊柱健康知识

作者:健康网 06-22阅读:440次

孩子的脊柱就像孩子一样,也是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期间对于脊柱科学防护是很讲究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脊柱健康知识,妈妈们很容易做出揠苗助长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些常见的现象做一下评析。

刚出生的宝宝(3个月以内)

打襁褓不要太紧、太直

现在家里面的防寒保暖环境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所以现在孩子出生以后,很多家里面已经不会像原来一样把孩子包的像粽子一样,平心而论,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打襁褓可以给宝宝以安全感,让他有重新回到子宫里的感觉,睡觉也睡得踏实。

但是在打襁褓的关键是要松紧得当。捆得太紧,会限制宝宝胸部的活动,影响肺和横膈膜的活动和功能,使肺部抵抗力降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影响食欲,使宝宝经常发生溢奶、吐奶。

襁褓的下部捆得太紧,就会限制宝宝的活动空间。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的腿也拉得直直的,天真的认为这样孩子以后腿会变得又细又长,其实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骨骼肌肉的生长,同时由于太紧,孩子的运动中枢脊柱失去了活动的锻炼,会对以后脊柱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且,过紧、时间过长地让宝宝的腿始终处于笔直的状态,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影响髋臼的发育。

刚会坐的孩子(4-7个月)

还是不要坐太久

孩子从会抬头翻身到会坐起来,看起来就是个神奇的现象,其实就是坐了起来,孩子脊柱的生理曲度也是还没有完备的,过早让宝宝坐、坐的时间过长,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脊柱。

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而且宝宝体内起固定骨关节作用的韧带、肌肉还比较薄弱。如果让宝宝学坐得过早、坐的时间过长,无形中就增加了脊柱的压力,很容易引起脊柱侧弯或驼背。

因此,要让宝宝按照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发展,而不是越早越好。要鼓励宝宝多练习爬行,使全身,尤其是脊柱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

另外,还有以下要点需要家长们注意:

01避免太早、太多使用学步车

看到孩子从掂起来一条,放到哪里一堆,到逐渐会坐了,扶着东西会站了,很多家长就开始做揠苗助长的事情了,于是学步车出现了,不该走的时候强迫去走,这就是学步车的最大功能,宝宝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不仅不能促进发育,还可能造成骨骼畸形。

学步车的坐垫较高,宝宝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这样容易造成宝宝的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由于宝宝骨骼中的钙含量较少,胶质较多,骨骼较软,过早、过多地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型腿。

02 刚会走的孩子,不要猛的拉孩子的胳膊

牵拉肘又叫“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孩子肘部最常见的外伤。如果你正牵着孩子走路,这时孩子突然跌倒,你仍然拉着他的手;或者你突然用力地拉孩子的一只胳膊,都有可能使孩子出现牵拉肘。

为什么5岁以下的孩子容易出现牵拉肘?这和孩子的骨骼发育有关。孩子桡骨近端的骨骺大约要到5~7岁左右才开始出现,到6~7岁时桡骨头逐渐增大,18~20岁左右开始桡骨愈合。孩子的桡骨头尚未完全发育,周围只有一条环形韧带所围绕,即桡骨环状韧带。环状韧带不足以紧密包裹桡骨头,加上关节囊松弛,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半脱位。

03 孩子不宜过早穿鞋

在自然界中,人类是唯一会穿鞋的动物,而动物在自然进化中,其足部已适应环境并保证生存。对人类来说,鞋的最大作用是可以降低对脚的损伤,即为了保暖和提供足部保护,以便更好征服寒冷季节和寒冷地区,以及防止被大量来自人类自己生产的非自然锋利物扎伤。至于为了礼仪而穿鞋,更多的是人类社会化文明发展和人际交往的要求。

在生理上,脚部皮肤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十分丰富,且密布神经末梢感受器。当遇到外部刺激,能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作用,发挥和调节包括大脑在内的器官功能。让孩子光脚走路,对孩子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即能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还方便孩子更好走路。

对初学走路的孩子来说,想真正行走就需要锻炼孩子自己的平衡能力。而光脚走路,其脚部的触觉感受最深,更容易让孩子获得最清晰的触觉感知,正好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平衡和发现身体的重心。同时,孩子光脚走路抓地更稳,能强化足部的运动机能。所以,有条件和环境、天气适宜的家庭,让婴儿阶段的孩子在家中光脚走路,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早穿鞋的孩子足弓比较正常,相关研究发现农村里面不穿鞋乱跑的野孩子长大以后患有扁平足的却非常少,欧美长大的孩子跟经常不穿鞋印巴孩子相比扁平足的概率高的离谱,脊柱专家认为现代人过早给孩子穿鞋子以后成为足弓塌陷的主要原因。